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大隋御史 > 第42章 崔氏

第42章 崔氏

卫已推测,火留买在迎接圣驾的豪赌中一败涂地后,必然会寻找机会挽回损失。

而对他来说,最好的机会,无过于来年的东西大贸易。

是时洛阳开肆,皇帝杨广会亲临天津街,这将是一个向东都百姓展现火氏百戏的绝佳机会。

卫已带入火留买的角色,切身地体会着这种诱惑。

如果有人能让自己一雪前耻,并且能在洛阳扎根的话,冒再大的风险也是值得的。

那么现在只要找到那个能帮他做到此事的人,即有可能就是“合作者”。

于是卫已吩咐道:“找找看,敦煌哪几家的生意是可以做到两都的。”

有了明确的指令,李、赵二人的查阅速度就快起来了,很快便罗列出了一份名单。

名单上一共有四名商人,他们都有足够的实力能将商铺开到两都,分别是钱商米长乐、纸商人崔玉、药草商索老九、马商阴赐。

这四家都是在敦煌城深耕多年的商业大族,其中米长乐与阴赐甚至有代替官府捉钱的权力,故此人多称其为“官商”,据说这两人在京城还有一些脉络。

“再找找,上半年火留买都跟他们其中哪家往来频繁。”

赵可乐翻开市署几月来订立的市券记录,所谓的市券即市署发放给买卖双方的交易券契,相当于一个官方的交易证明,一般只有在大宗货品交易时才会立券,如牲畜、奴婢等。

官府立券一方面是为保证交易能顺利进行,防止中间出现欺诈行为,另一方面也方便及时获取交易信息,方便监管民间的交易行为。

赵可乐很快就发现,五月至八月间火留买与崔氏之间的交易竟多达十几次,贸易内容大多是香料和纸张。

李和立即又翻阅了五月之前的若干市券,发现两家在五月之前几乎没有往来。

这中间的猫腻就相当大了。

“赵掌案,这个纸商崔氏可是飞天画师崔玉家?”李和问。

“那还能寻得哪个崔家?”

“此人不是疯了吗?”

“崔郎君的确是疯了,但他还有个弟弟,名叫崔璜,画艺上稍逊他阿兄一筹,但很有经商头脑,崔家老爷子过了之后,他们一家的大小事宜都由崔璜打理。”

卫已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崔氏上,他一面吩咐李和去库房调取崔氏的户籍信息,一面询问赵可乐关于崔氏的事情。

敦煌纸商崔氏来源于中原博陵崔氏,是个大士族,崔家老爷子曾在蜀中经营布匹生意,这期间他学习了广都纸的制造工艺,觉得此中利益巨大,于是转而经营纸张。

但中原纸业大多被蜀中商人垄断,崔氏纸业一直起色不大,后来崔老爷子了解到了西域缺纸,于是将造纸坊开到了边关,自此身家大振。

“赵掌案对这个崔玉了解多少呢?”

赵可乐揪了揪胡子:“说实话不是很了解,此人一贯深居简出,没疯之前,是个彻头彻尾的画痴,曾在学馆教授画艺,我听那边的弟子说崔玉的脾气不是很好,只要学子画的稍微不称他心意,便会尺鞭相向。”

“那崔璜呢?”

“崔二爷比他阿兄好相处多了,为人豪爽乐善好施,这不今天一大早就出去发吉祥钱了。”

卫已又询问了关于崔玉发疯的事情。

“听说是将魔王波旬画得太逼真了,以致于感应了魔王,魔王从画中遁出把崔郎君给吓疯了。”

“这是沙门的说法吧。”

“诶,对。”赵可乐微微低颔。

(知道还问。)

卫已注意到赵可乐的眼神稍有躲闪。

“本使君要听真话。”

赵可乐面露难色,小心翼翼道:“赵某就是个刀笔吏,知道的就这么多,使君莫为难赵某了。”

“圣人新开四方馆,正缺文吏,赵掌案深谙边关事宜,或可去京城历练一番,不过推荐函上总不能光写卫某赏识赵掌案几个字吧。”

以利相诱也是卫已的无奈之举,不然根本套不出真话来。

对于一个基层干吏来说,说真话比上刀山还难,毕竟他们一言一行的背后都押着全家人的柴米油盐。

赵可乐一怔,脸上写着怀疑几个字。

“本使君有督查之权,也有举荐之责,赵掌案宜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此案终究是会真相大白的,赵掌案由何必畏首畏尾呢?难道信不过本使君?”

卫已递给对方一个坚定的眼神。

赵可乐胡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