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50年左右,秦孝公设立咸阳,并将秦国都城由日都栎阳迁到了新都咸阳。
而在咸阳城南郊,大概几公里的地方有一乡名为长安乡
以长安乡为中心,这一片地域就是嬴终的封地,也是他长安君封号的由来,同时亦是正史中汉代长安城的所在地
至于唐代的长安城位置,会再往南一点,但也不会太远。
如果是在现代,以这两个地方的距离,开车恐怕几分钟就能到。
就算是在这先秦时期,这样的距离也不算太远,甚至足以让嬴终随意的在当天于咸阳与自已的封地长安往返
也就是嬴终乃是秦国公子,才会有在咸阳附近的封地,其他的那些侯爷们,都是封地很远,绝不会离咸阳这么近。
长安地处关都平原中部,土地肥沃,不过因为这里是嬴终的封地,所以土地都是归嬴终所有。
在田地里耕种的农民都属于雇佣,他们本身并没有任何的土地
而在商赖变法之后,允许秦国人以军功得到属于自已的土地,让土地变成了私有,自然就会有这么多的老秦人征战
沙场
现如今土地比人多,土地还能够分出去。
而若是等到和平年代到来,人口增长,当人口的增长大于土地的供给后,土地兼并现象将会频发,从而带来巨大的
社会矛盾,迎来一个王朝的未期,等待下一次分配。
封建时代的历史就是这样一直循环下去,不过那终归是最起码百年之后的事,暂时不需要考虑。
虽说封地的工地都归嬴终所有,理论工嬴终不需要支付那些无地的底层人民太多。
但作为一个现代人,嬴终深切的懂得什么叫做激励,想要让人发挥积极性,就要给足够多的奖励。
其次就是当嬴终真的见到了这些生活在先秦时期的底层百姓时,他是沉默的、是叹息的。
作为秦国长安君,嬴终从小见到的都是奢华腐朽的生活,是锦衣与玉食,是王公贵族间的饮酒做乐。
直到他真正的见到了这个年代的底层百姓,才是明白了生产力低下的普通人生活有多么的悲叹。
那些底层的百姓们身上穿的根本就不能算是衣服,简直就是粗麻缝制在一起用来强遮挡的料子。
不管是幼小的孩子还是上了年纪的老人,都是皮肤黑粗糙,一个个都非常的瘦,仿佛随时都可能暴毙。
这种身体状况不要说是生一场大病了,哪怕是一场小病都可能要了他们的命。
这个年代的普通人,平均寿命只有20到25岁之间,就可知活着是多么的不容易。
每每见到这些底层的百姓,身为一个还有良心的现代人,嬴终都会心生不忍。
他虽然对敌人冷酷无情,但他终归还是个人,甚至莫名生出一种想要改变这天下的想法。
嬴终知道,这个年代许多王宫贵族出生后,受到环境影响,他们可能都不拿这些底层百姓当人。
那些人的想法,是嬴终完全无法理解的,在他看来根本就是人形的牲畜。
自然的,嬴终也不忍去剥削这些本就什么都没有的人。
只要在他封地雇的底层百姓们,不敢说是活的多好,但只要努力工作,最起码都能有足够活下去的口粮。
若是遇到了一些灾害,嬴终也会自己补贴一些,就是如此的小恩小惠,就已经是让当地百姓们感恩戴德,感激不
尽,口传他的仁义了。
不管是什么年代,位于人上人的权力者们,其实都是在比烂,因为大家都烂,少数的那几个有良心的就变成了好
人。
而他嬴终,现在只想剥削那些有钱人,而且还已经有了想法!
封地长安有看嬴终的府邸,这里虽比不上咸阳宫的壮丽,也比不上他在咸阳城中府邸的奢华,但也不是一般的人家
能够比拟的。
府邸一片空旷的大院中,许多的工人正在浸泡竹子,制成浆水等等,看似繁乱却很有章法,并没有什么噜杂的声
音。
而在这些人群之中,已经不再穿麻制的布衣,而是换上了更好绸缎衣服的李斯正在进行着看监工。
三个月前,他抵达咸阳拜入了长安君嬴终门下,成为了其一食客,帮看嬴终处理一些繁杂的事物
所谓食客,就是食于豪门贵族的门客,虽然不能大富大贵,但最起码不会在咸阳饿死。
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