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2章产业扶持与技术支持
任何时候,无论时代怎么变换,拥有厚实底蕴的家族,机会永远比普通人还要多,甚至成功也比普通人容易。搜索本文首发: 进入她 jinruta.com可是,也并非所有的家族都能如此。苏州许家的败落就十分突然,不过放眼整个大明,却连水花都溅不起来。新上任的知府以新年新气象为口号,开年就直接对苏州部分不正规的打行出手,连带着许氏也被牵扯进黑恶势力之内。如这样的家族,甚至连邸报都上不了,只能成为附近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苏州不可能看着松江府发展而什么事情都不做。大明的苏绣本就出名,只是想要大规模开展,就需要创造好适合女子工作的环境。这也是为何知府一直对打行这种暴力团体深恶痛绝的原因。别的不说,苏绣无法发展,就是在破坏知府的政绩,光从这点,就足够知府在朝廷的支持下行动。松江府有市舶,苏州府有苏绣,两地可以形成合作共赢的关系,只要纺织产业搞起来,对于周遭都是好事。而那些倒下的家族,并不用担心什么大而不能倒,有的是人能够取代他们的位置。以苏州为例,张全才因为许家败落失去了一个合作对象,可反过来,空出的市场刚好能够被原白莲教的人马给补上。本就是宗教组织,信徒之中就有不少女眷,但现在张全才已经不敢再传播那些有的没的教义了。这个时代,努力肯干就一定饿不着,对于普通人都是遍地机会,更何况是操持庞大组织的白莲教。张全才组织的白莲教,转型十分迅速,得益于苏州知府扶持苏绣,从而也扶持了苏州的纺织业,只要有钱有人,地方并不是问题。而扶持纺织业,整体来说,就是整合各种各样的小作坊,让百姓从小农经济向集体经济转变的途径之一,如此不仅能增加百姓的抗风险能力,更是能提高苏绣的质量和产量。靠近水路码头的一带,官府甚至能低价租给厂坊,前提就是必须投入生产。以当前大明的官员思维,土地的价值在于生产价值,而非完全在单凭土地而已,若是无实业支持,土地根本就毫无作用。苏州知府便是如此想,为期四年多的知府任期,越早让实业做起来,他往后发往朝廷的功绩只会更高。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种事,对于知府而言,并没有太大的关系,身为亲民官,扶持产业的同时,得到地方百姓的支持也十分关键。就如当朝兵部尚书于谦一样,其能被朝廷看见,也少不了在地方时为民办事所获得的声望。苏州知府衙门,知府站在府衙门外,伸着脖子朝着路的尽头观望,随着一辆马车的出现,知府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衙役不知道哪个大人物能够让知府大人如此郑重迎接,可当看到马车停下来,从上面下来三个盘着发鬓的女子,一时间无法管理好脸上的表情,张着嘴巴,合都合不起来。“放心,有我作保,无人可欺尔等。”说完便将罗喆拉了过去。铁牛原本想出手,但是罗喆特意用目光示意他不要乱来,毕竟也不是什么大事。倒是幺娘,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看到罗喆走了,就快步跟了上去。铁牛也只好背上包袱,走了过去。到了酒楼门前,门卫没有阻拦,似乎认识青年。刚一入内,就看到一位体态丰盈的妇人上前搭话:“不知杜国公子莅临,有失远迎。”没有罗喆想象中那么不堪,妇人举止端庄,好像一切都很得体。不过这位青年的名字倒是有点别致,杜国?姓杜的名人罗喆倒是知道几个。这时,青年回头看着罗喆,笑道:“家父杜如晦,吾名单字一个荷。”似乎有一道闪电劈中了罗喆,他知道的杜姓名人里就有杜如晦,房谋杜断,他听过。啧~原来是国公子。回过味来,罗喆也拱手笑道:“回兄台,小子姓罗,名喆,不知家中父母。”杜荷挑了下眉头,罗姓?但后面听到不知家中父母,是个孤儿?不过也算是认识一番,罗喆之后介绍了幺娘和铁牛。众人也算是入内了。酒楼装潢很华丽,没有想象中的不正经。杜荷明显知道罗喆没来过,而且思想有些不健康,逐一介绍着。刚才那个妇人是坊使,掌管该青楼的一切伶人。在大唐,可没有私营青楼。倡优伎伶,分工各不相同。其中倡优就是演唱,这演和唱是分开的,唱的主要是倡,而演的主要是优。伎伶则是跳舞和演奏。而那些陪酒罚酒的称为觥纠。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