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
赵志成一夜没有合眼,这对每一个读书人来说都是一样的,辛辛苦苦的读了十几年没有考上大学是多大的打击啊!更何况,他看见母亲那张慈祥的脸,知道自己没考上大学的焦虑.。他心里萌发了一种强烈的欲望重新去考,证明自己,安慰母亲。
母亲和继父一夜也未合眼。继父狠下心不让志成去考了,他顾虑的是自己下辈的生活子。他担心兄弟俩都考上大学进城里工作不理睬他。母亲死活要让志成去复考,了她多年的心愿。继父看见她很执着,也奈何不了,只有依她说的去做。
第二天清晨,赵志成便早早地起床了。他起了床便挑着水桶去担水,当他路过晒谷场时,看见许多人早已围在一起议论纷纷,传来阵阵嘲笑和讥讽的恶语。
“你们不是走着瞧嘛!家里穷的卖娘老子的,还要送两个娃儿去读高中考大学。现在怎么样?——简直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赵志成瞟了一眼,听声音知道是他堂哥赵志国——叫雀雀的婆娘,在和其它的婆娘们拉着高腔说。
赵志成听见他们奚落自己,特别的气愤,下定决心去复考。他把这决定告诉了母亲。
“好的,我昨晚和你叔商量了。如果叫你在家学习也是徒劳的,有老师辅导考不上,没有老师你怎么考得上呀。”
“妈,我在家学习,家里借了许多钱,现在去哪儿借?。”
“怎行,我们只有叫志宏和他们班主任说一声,暂且报个名。你拿一点钱去交,和老师说,等秋收卖稻谷再去补交。”
赵志成心很疼,泪水从眼角流下来,掉在这片黄土地上“嗒嗒”地响。他真正感受到母亲的伟大,生活的艰辛。
母亲看着志成,很伤心。她很理解自己的孩子,不是他不认真,是因为家里太贫寒。虽然在学校读书,但是温饱没解决。每年上学,家里没有多余的一分钱给他们,每个星期走山路回家。虽然有公路,但是要两块钱。为了节约,每个星期从家里炒老咸菜去学校吃,油没多放一滴,吃在肚子里,叽叽嘟嘟的叫唤。
母亲噙着泪,擤了擤鼻涕说:“这算什么,道路还长着呢!哭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当娘的为了送你们兄弟俩读书不知受了多少苦。我受点苦,只要你们将来过上好日子就行了。你们仔细想一想,秋庄这一寨人谁同情、关心你们?找得上茬儿的都找了。只要你们努力一点考上大学将来在外面工作,谁还敢欺你们?找茬儿绝对不敢了。我含辛茹苦地送你们读书都是为了这。难道你们不去读书就不能生活吗?”
继父不冷不热地说:“没什么内疚的。不是所有的人一考就考上了,也有的复读七八年的。只要有信心就考得上。不过,我们家没什么出产,转来转去只有一幢破木房,就打算卖了也不过三四千元。即使今年卖了,那么明年考上了怎么办呀?后年呢?你们的学费不是一百两百,而是一万两万!”
赵志成听懂了继父的话。他想,要是自己的爸爸还在有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