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发现了宝贝一样,“这么好的一口井,唐表叔不可能舍得把它毁掉的!”
古春白了他一眼,“你怎么和我舅舅一样,也是一个老古董?”
她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别院里和酒厂一起安装了经过严格过滤远超国家标准的自来水。可唐三爷从来不用。洗脸、泡茶、洗菜煮饭、甚至是冲凉,他都坚持要用这井里的水。
就连当初建设新酒厂时,唐三爷还和专家争论过好多次,因为他认为只有这口井的水才能酿出正宗的古寨春酱酒来。
而专家们经过多次反复地检测分析,整个两河口的水质与这口井里面的水并无二致,各项参数和指标几乎一模一样。
“那才出了鬼呢!难道这嘴巴里的味道还会骗人?”
唐三爷不相信专家们的仪器和试剂,他更相信自己的感觉。
在他的坚持下,这口井得以保存,和它一起留下的还有老酒坊的主要酿酒设备、小酒窖及老发酵池,他们集中在一个区域,依然可以正常运转,用于唐三爷自己采用古法小规模酿制,所出的酒留作自用和馈赠贵宾。
整个别院看下来,就像是一个宁静的港湾,让人远离了尘世的喧嚣,沉浸在传统文化的韵味之中,确实是一个修身养性的好地方。
“表叔到底干嘛去了?”杨浩宇逛完后院还不见唐三爷回家,“搞得这么神秘!”
“行了!”我带你去找他吧!
原来,早上十点多钟,唐三爷便带着几个老伙计和酒厂的几个老员工去了老酒坊进行祭酒仪式。
每年正月初十,他都会举行同样的活动,只不过原来都是他自己一个人完成的。
新厂的一侧,完整地保留早已破败不堪的老酒坊。
残垣断壁间长满了齐腰高的野草,唯有那几口沉寂多年的老窖池,还倔强地保留着往昔的模样。池壁上斑驳的痕迹,仿佛是岁月留下的酿酒密码,无声诉说着古寨春曾经的辉煌。
“这里将建成古寨春酒的文化博物馆,”古春说,“天气回暖以后就开始动工,一比一复原老酒坊的风貌,修旧如旧。”
古春指引着杨浩宇和柳钢沿着老酒坊背后的台阶拾级而上。
这座小山不高,造型却很独特,从远处望去就像是一把古拙的酒壶,因此就叫成了酒壶山。
正午的阳光透过薄雾洒在老酒厂背后的酒壶山上,祭酒大典正在酒壶山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