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肃脸色古怪,不好作评价。
计划有点……无耻。
万万没想到,浓眉大眼、面若冠玉的美周郎,如今也堕落了。
这是谁的错?
“唉~”
鲁肃叹了口气,换了个话题:
“公瑾突然争夺主次,应该有主公的授意吧。”
“哼,你自己看。”
周瑜脸色霎时一沉,从袖中取出帛书递给鲁肃。
鲁肃接过来一看。
瞬间明白周瑜为何不痛快。
信的主要内容,是督促他拿下联军指挥权,不惜任何手段。
“手段”一词耐人寻味。
“可能是写错了。”鲁肃硬着头皮替孙权开脱。
周瑜冷笑,“何必自欺欺人?”
到了孙权的地位,一个字、一个词都需要斟酌。
不可能是写错了。
只能是孙权作出暗示。
“手段”和”代价”不同,前者容易联想到阴私的东西。
“大丈夫行得端,坐得正,岂能行小人之举,想要联军指挥权,堂堂正正夺下即可。
身为主公不能正己身,臣子定然心怀邪祟,遥想伯符当年……”
说着说着,声音越来越弱。
周瑜一手扶着柱子,眼中浮现浓浓的伤感之色。
鲁肃握着帛书摇头苦笑。
早知道就不问了。
这时,帐外响起脚步声。
传令兵汇报:“寨外有一人自称陆逊,求见大都督。”
闻言,鲁肃一拍脑门。
差点把他忘了。
连忙向周瑜解释:“陆逊深得主公赏识,提拔为裨将军,让他暂时在你麾下听命。”
孙权一撅屁股,周瑜就……
后面的话实在不雅。
周瑜脸一黑,清楚孙权想让他指点陆逊。
对这个后起之秀,周瑜还是十分看好的,准备召见陆逊。
突然一计上心头。
当即作出安排:“双方合作需要互通有无,可互设传令兵。
派陆逊去秦操军中做传令兵。
一能监督,二能偷师。
两人年龄相当,天赋相当,没理由秦操能行,陆逊不行。
此乃师操长技以制操。”
将想法告诉鲁肃,鲁肃却觉得有些不靠谱。
和秦操待久了才知道。
此人邪气得很。
连自比管仲、乐毅的诸葛亮,都愿意结为“管鲍之交”。
鲁肃委婉劝说:“贸然指派传令兵,秦子御定能识破。”
“无妨,”周瑜摆摆手,“此计不成亦无损失,若成,陆逊学到秦操几分本事归来,再由我亲自教导,未来不可限量。”
这个说法说服了鲁肃。
不久。
周瑜亲自接见陆逊,对陆逊一番勉励。
然后说出对他的安排。
一些小细节被省略。
还有这种好事?
陆逊自然是满口答应,背着行李就走。
最终,三人在船上相逢。
秦操、诸葛亮相视微微一笑。
事情越来越有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