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猎射官。
李成入蜀后,徐耀祖父亲带着部众跑回了积县老家,投奔普益州刺史罗尚(罗宪之侄)。成军奔巴郡而来,眼见不能敌,于是又去巴东投奔亲族,及至今日。徐耀祖的整个青少年就是在蜀中度过的,而今已年近五旬的他愈发怀念那散发着意气的青年岁月了。 「嘣!」前方响起一声脆响,打断了他的回忆。徐耀祖抬头望去,却见一名刀牌手在砍荆棘的时候不小心碰到了石头,将环首刀崩裂了一个口子,顿时大为心疼。他叹了口气,没说什么。寶民队伍穷啊!大部分人穿着草鞋或麻履,有的鞋底都快磨穿了,只用东西裹住。一把制作精良的环首刀,在部落里真的很值钱,想必那斯也心疼得无以复加吧。身后响起了一阵喧哗声。片刻之后,数十人簇拥着一青年军将赶了过来。「桓校尉。」徐耀祖立刻行礼。桓温很客气,回了一礼,道:「徐公。」寒暄间,他看了下徐耀祖的部队。最显眼的便是一支支矮马组成的驮队了,除粮食外,它们驮载最多的便是箭匣。寶人善弩射。汉时赤甲军就以寶人为兵,蜀汉时诸葛亮发涪陵寶人三千家至汉中,以为连弩士。普初又发巴郡弩士至冯翊郡莲勺镇守。关中的巴人,就是自汉以来一代代征兵迁徙而形成的。河东巴人统帅董武就是其一,曾被刘汉镇压的关中巴酋徐库彭亦是此类。他们使用的弩种类众多。秦时还在用竹弩,随着一代代给中原王朝当雇佣军,弩的种类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精良,甚至连庞大的元戎弩都有,只不过此番出征没带罢了。唯一还保留着巴传统的大概就是药弩了,这也是他们的制式武器。简而言之,这就是一支以刀牌手、长戟士和连弩士为主要兵力构成的民兵部队,就是不知道其真实战斗力如何了。若还可以,桓温建议天子招募一部分人远成凉州、沙州、河州、代国乃至辽西,至少他们守城时劲弩连发,效果不错。「此地离汉丰还有多久?」桓温问道。「七十多里吧。」徐耀祖说道。「全军只有二旬之粮,汉丰存粮亦不多,去了彼处后,可能就地筹措?」桓温又问道。徐耀祖闻言,暗道此人也太急了。你是驸马啊,赌性这么大,还这么急着立功,何必呢?不过他嘴上还是说道:「这便是用我的原因了。」桓温一听,大笑,稍稍放下了些心。******腊月二十二日,天色将晚,汉丰城已遥遥在望。天气不是很好,阴冷潮湿。而且,这鬼地方雾怎么这么多?是雾城吗?桓温站在一处高坡上,回首看着正在山间艰难的部伍。入山第六天了,整个队伍的状态不敢恭维。衣衫被树枝划得破破烂烂,还有人被棘刺划破脸颊,血珠渗进结着盐霜的戎服。行军中损失了不少骡马,以及背上驮载的器械、粮食、肉脯。也幸好没带马车,不然这会根本到不了汉丰一一却不知成军有没有这么多骤马,若没有,大概只能带牛车、马车了,但那样将严重拖慢行军速度。一路之上,桓温还看到了很多已被雨水冲刷得发白的人骨,多散落于悬崖峭壁间。或者损坏的车辆,就那样倾覆于山林中,慢慢朽烂。岩峰之中,偶尔见得生锈的箭簇,不知道是哪场古代战争遗留。太难了!平地上能日行数十里,这般山路一天只能走十几里,这个功劳真的不好拿。「呱呱——」几只乌鸦从林中飞起,盘旋一圈后,迅速向北飞去,融入了深沉的暮色之中。当天夜里,由徐耀祖统率的两千先锋进驻了汉丰县城。二十三日午后,襄阳运兵主力及何伦亲兵总计一千五百人抵达。傍晚时分,右骁骑卫一部抵达。二十四日,后续部队陆陆续续进驻汉丰左近。二十五日,这次换了已休整两天的何奋、桓温二部为先锋,一千五百人出汉丰西门,沿着弯曲盘旋的山道前进。这个时候,成军先锋离此不过二十余里,一两天的路程而已。二十六日,双方的斥候在没有照面的情况下,互相发现了对面的大军,战斗已经一触即发。桓温知晓后,立刻派人通知段良,然后一一挥师疾进。(饭都没吃就更了,有票速投啊,先吃饭,吃完饭继续码盟主加更那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