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低了!”雅各布有些为难。
王逸却是笑说:“若换成8215,我只出10美元。”
“……”雅各布一时无语,最终还是同意了:“那9615就按11美元。”
1000万颗mdm 9615基带芯片+1000万颗apq8064芯片,也算是超级大单了。
足足两千万颗芯片,谁能有这么大的体量?
哪怕是苹果,也不会一次性下单两千万颗基带芯片。
对于这个结果,王逸也比较满意。
xphone 1和pro都是全网通,三网通吃,xphone 2也没必要再折腾非电信版和全网通版。
不如多一点预算,直接全网通,让用户少了选择顾虑,也算是树立了行业标杆。
多年以后,王逸都能说一句“我们星逸手机,从第一代开始,全系标配全网通,让用户不用纠结版本!”
为此,哪怕多一美元的成本,都值得。
至于再便宜了,不现实了。
毕竟高通和英伟达芯片大战,已经把高通28纳米的四核处理器,干成了白菜价。
基带再砍价,也砍不动了。
至于电源管理芯片和充电芯片,雅各布只能叹息
星逸科技已经实现了自研,高通再也赚不到这笔钱了。
如此一来,23美元,145元,拿下一套apq8064 + mdm 9615全网通基带,还是很划算的。
再加上电源管理芯片p1和快充芯片c1,也不过147元。
非常低了。
要知道,去年的xphone 1,四颗芯片加起来14+13+3.5+3.5,要34美元,243元。
如今全面升级,结果成本反而降低了96元。
至于原因,一方面是电源管理芯片和充电芯片自研,省下了40多。
另一个则是高通和英伟达芯片大战,处理器干成了白菜价。
若是没有英伟达的白菜价tegra&nbpq 8064别说12美元了,能卖到25美元!
毕竟半年前,40纳米的英伟达tegra 3作为全球首款四核处理器,也是唯一一款四核手机芯片,刚上市的价格就是25美元。
而如今高通的28纳米,因为晚了半年,英伟达又开启价格战,结果高通被干成了白菜价。
只能说时机很重要。
只能说有英伟达在,对于高通是灾难,对于手机厂商,却是最大的幸福。
不过到了明年,星逸手机的芯片实现全面自研,甚至部分自产,那就完全不同了。
届时高通和英伟达想怎么整都无所谓,高通想卖多少钱,都无所谓。
&nb 3和apq 8064是王逸用的最后两款第三方芯片,明年就会被鲲鹏500和鲲鹏700,全部取代!
届时,成本就更低了。
按照星逸科技的体量,芯片自研自产的成本,摊薄下来,都在30左右。
哪怕是代工,也在35以下。
也正是因此,前世的华为一旦突破,芯片自研,成本将比友商低得多。
若是不开启价格战还好,一旦华为开启价格战,直接卷死,那友商的旗舰手机就不好卖了。
不过星逸科技做得更狠,从一开始定位,就是自研+自产。
从40纳米到28纳米,从自研到自产,一步步来,稳扎稳打。
第二天,王逸又去了星逸智家,路由器部门。
路由器研发成功,并且大规模量产,王逸看了测试结果。
速度,稳定性,都很不错。
还有智能交互,也很不错。
毕竟从芯片到系统,到硬件,全部自研,那稳定性自然比东拼西凑的组装货好的多。
随后王逸来到研发部门:
“董事长,我们正在研发光猫,虽然眼下还是电话拨号的普通猫多,但未来肯定是光猫的时代。”
王逸点点头:“这思路就对了,等我们研发出来,再量产,就得明年了。明年开始,整個市场都将迅速推进光纤入户,推动光猫发展。”
“而且咱们的竞争对手华为中兴,当下的主要产品都是普通猫,咱们放弃落后的普通猫,直接搞光猫,反而有希望弯道超车。”
这就是王逸的打算。
现在继续研发普通猫,明年量产推出,直接就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