钰彗想起白天林清浅看张杭的眼神,那种纯粹的、不设防的欣赏。
隔日。
魔都细雨绵绵。
雨丝像透明的蛛网,斜斜地挂在时光旧书坊的橱窗前。
黄钰彗盯着玻璃上蜿蜒的水痕,看着它们汇聚、坠落,就像她此刻不断下坠的心情。
书店里飘来陈旧纸张和木质书架混合的气息,还有咖啡机运作的嗡嗡声。
“你确定这里有特朗斯特罗姆的诗集?”
林清浅的声音从书架后传来,带着掩饰不住的期待。
自从昨天美术馆偶遇后。
黄钰彗和她单独在一起的时候,程默这个名字已经出现在她们的对话里不下二十次。
黄钰彗捏紧了手中的咖啡杯:
“老板说在二楼外国文学区,靠近窗户的那个书架。”
她按照专家给的剧本念出台词。
林清浅的脚步声在木质楼梯上轻轻响起。
黄钰彗看了看手表,两点十七分。
距离第二次偶遇还有十三分钟。
她的目光扫过书店角落,那里坐着一个戴鸭舌帽的年轻人,正专注地读着一本厚重的画册。
黄钰彗眯起眼睛,那不是赵先生吗?
看来他也来观剧了。
咖啡已经凉了。
黄钰彗深吸一口气,走上楼梯。
二楼比一楼更安静,阳光透过雨雾照进来,给一切蒙上柔和的滤镜。
林清浅站在靠窗的书架前,手指轻轻划过一排书脊,白色棉麻衬衫在光线下几乎透明。
“找到了吗?”
黄钰彗问。
林清浅摇摇头:
“只有他的真理障碍,我想要的是波罗的海”
她的话戛然而止,身体突然僵住,目光越过黄钰彗的肩膀。
黄钰彗不用回头也知道是谁来了。
她感到一阵微弱的香气飘过,比张杭平时用的要淡很多,混合着颜料的气息,完美的‘艺术家’气味配方。
“波罗的海?”
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我手里这本就是。”
黄钰彗转过身,张杭的头发比上次见时打扮的长了一些,随意地扎在脑后,几缕碎发垂在额前。
他穿着深灰色的棉麻衬衫,袖口沾着些许颜料痕迹,牛仔裤膝盖处已经洗得发白。
最惊人的变化是他的气质,表现出了一种温和的疏离感。
“程默?”
林清浅的声音提高了八度,手指无意识地抓紧了书架边缘。
程默微微一笑,眼睛在镜片后弯成月牙:
“真巧。”
他举起手中的旧书,深蓝色封面上烫金的字已经有些剥落:
“你要找的是这个吗?”
林清浅点点头,眼睛亮得惊人。
黄钰彗注意到那本书的扉页已经泛黄,书页边缘有细小的咖啡渍,完美的旧书品相,正是林清浅最喜欢的那种‘有故事的书’。
“这是我从斯德哥尔摩带回来。”
张杭轻声说,手指小心翼翼地翻动着书页:
“在一位老教授的遗产拍卖会上找到的,1989年的限量版,有译者亲笔签名。”
林清浅像被催眠一般向前迈了一步:
“我能看看吗?”
张杭大方地将书递给她。
黄钰彗趁机观察他的双手,指甲修剪得干净整齐,但指缝里还留着些许炭粉,右手虎口处有一道新鲜的伤口,像是被画刀划伤的。
但那是化出来的
这些细节让她毛骨悚然,张杭为了这个角色竟然做到了这种程度。
“天哪,这里还有原主人的批注”
林清浅轻声惊呼,指着书页边缘的铅笔字迹。
程默凑近了些,肩膀几乎碰到林清浅的肩:
“是一位叫艾瑞克的瑞典老人写的,我在拍卖目录上看到介绍,他曾经是特朗斯特罗姆的学生。”
他的声音低沉而温柔,带着某种学者式的克制热情:
“看这段批注,他认为风暴中的我们站在窗前拥抱,其实暗指死亡”
“就像两个人站在生与死的边界上!”
林清浅脱口而出,随即有些不好意思:
“我是说这个解读很独特。”
张杭的眼睛亮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