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明末1625 > 第九章 冲冠一怒为红颜

第九章 冲冠一怒为红颜

/p>

在遥远的东北方向,有一座叫做盛京的城市早已经进入了全面备战状态。

盛京乃是后金(清)都城,即今辽宁省沈阳市。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明廷曾在此置沈阳中卫,属辽东都指挥使司管辖。天命六年(1622年)三月,努尔哈赤占沈阳。四月,由兴京迁都辽阳,是为东京。

此时在盛京的皇宫们,满族的名臣大将也齐聚一堂。

有清朝开国宰辅、文臣领袖之称的范文程正在金殿之上侃侃而谈:“我观李自成此人,有武勇,有谋略,却不够仁善,能夺天下,却未必能坐天下。”

金殿上,皇太极病泱泱地躺在龙椅上,无力说话,摄政王多尔衮问道:“范卿,你的意思是?”

范文程笑道:“李自成肆意刑讯拷问明朝大臣、强行向在京官僚商人追赃、贪图子女玉帛、纵兵烧杀抢掠此乃失了民心。又袭杀罗汝才、张献忠,裹胁他们的几十万军队归于自己军中,是为失了军心。他既失民心、又失军心,此时正好一战破之,则大明天下,尽入我满清的囊中。”

多尔衮一听此话,颇为意动。

范文程见多尔衮意动,又道:“我国上下同心,兵甲选练,声罪以临之,衅其士夫,拯其黎庶,兵以义动,何功不成?”

顿了顿,范文程接着道:“只要我们一改以往屠杀掠夺的策略,而以协助明廷剿匪的名义出兵,打败李自成之后乘势夺取北京城,然后徐图江南,则大事定矣。”

多尔衮早有吞并中原的野心,此时被范文程鼓动,心念大动,他大声令道:“传我命令,全国总动员,所有能调动的兵马全部调动,咱们入关去”

多尔衮一声令下,整个清国都震动了起来,早已磨刀霍霍的清军立即开始集结。求书帮 醉芯章结哽新筷

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兵很快就集结完成。每旗约7500人,八旗一共就是六万多人。

又有蒙古兵左右营为左右翼兵、朝鲜兵、以及随征子弟,奴仆,孔有德的天佑兵、尚可喜的天助兵

摄政王多尔衮为奉命大将军率师经略中原全军始至合十四万骑

此时的多尔衮并没有打算从山海关入主中原,因为山海关的吴三桂实在是个狠角色。多尔衮命令全军绕过山海关,从西协和中协(即今北京市北面及其附近的长城)入关,从北面攻向北京城——

“爹,我向李自成发出信使投降,没想到李自成杀了我的信使,并且二话不说,开始整军,看样子非要杀了我才肯善罢干休”吴三桂站在吴襄的面前,不无郁闷地道:“爹,现在孩儿该怎么办?”

吴襄沉吟了良久,叹道:“不如向天津的阎王求助?”

吴三桂沉呤半天,才道:“这是父亲大人的命令?还是只是商量?”

吴襄摇了摇头道:“值此关键时刻,一个选择也许就是千万条人命,为父不能独断。你且说说你的想法”

吴三桂思虑再三,叹道:“阎王军的基业全在四川,这东北之地哪有他插手的余地,若是咱们向阎王求助,难道他就能西抗李自成,东挡满清八旗?终究会被两股巨力围困在中间,左右受敌,死无葬身之地。孩儿想不如开关向满清投降,以敌李自成。”

吴襄脸上变色,惊道:“如此岂非变成汉奸?”他正欲劝说,突然想起,阎王曾对他说过,吴三桂若写信向清兵投降,清兵会拒绝他一次。

他忍不住心中一动,想道,不知道阎王说的是不是真的,要不我就让儿子试一试,反正试一下也没什么坏处。

吴襄一把抓住吴三桂的手,急道:“我儿,为父不欲你做汉奸。你需依为父一句话,为父就许你写出这封投降信。”

吴三桂正色道:“父亲大人请讲。”

“若是你这封信被拒绝,咱们就去向阎王大人求援。”吴襄认真地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能不做汉奸,尽量不要做。”

吴三桂应命,遂写了一封“乞师信”,信中向满清投降,并且乞求满清派兵入关“灭贼”,并扬言愿打开山海关,恭迎清兵入关。

信使带着这封信向盛京而去,然而还没到盛京,只到了翁后(今辽宁阜新)就碰上了满清的大军,只见十四万骑兵威风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