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明末1625 > 第二十二章 镖队遇袭

第二十二章 镖队遇袭

《蜀山剑仙传》……在一个叫《仙侠奇侠传》那个游戏里,还有一个门派叫做“蜀山仙剑门”,一谈起蜀山,总是和“仙”字扯上点关系,可见蜀山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是何等神秘。

蜀山虽然神秘,其实自古就有人定居在其中,尤其是少数民族,羌族、藏族、**、彝族……整个蜀山里到处都有少数民族的村落,这些少数民族的习俗与汉族大相径庭,这也使得蜀山在世人的眼里又多了一份神秘之感。

这只运镖队是四川锦都镖局的镖队,镖队押运着几十车的铁器、肥料、饲料、油盐酱醋、羽绒服……这些全是郑氏的产品,镖队的目的地是阿坝州小金县的日隆乡,准备将这些郑氏的产品押送给当地的藏族人和羌族人,然后从他们那里回购等额的牦牛皮、挑花刺绣、织毯、手镯、马鞍……

镖队最前面,一个镖师看着前面连绵的大山,脸上两团奇异的高原红笑得挤成了一团,他转身对后面的镖师和趟子手们笑道:“兄弟们,我们已经进入邛崃山的地界了,前面那小山叫麻地山,翻过去就是映秀镇,我们可以在映秀镇休息休息,再走一两天,山就越来越高,人就越来越喘不上气儿,大家可得趁得现在,养精蓄锐啊。”(编者按:映秀镇是2oo8年大地震时受灾最严重的地方之一,笔者再一次为所有地震死难的四川同胞表示哀痛。)

一个矮个子镖师走过了,最近有人盯着郑氏的货物抢劫,所以郑氏才会把镖货交给我们押运,不然这笔生意只怕还谈不成。但也正因为如此,给郑家押镖的风险非常高,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脸上有着高原红的镖师叫做姚方来,羌族人,他正是在小金县日隆乡出生的,当年家里的日子太苦,过不下去了,他就下山到成都混饭吃,凭着吃苦耐劳,和一身冰天雪地里打滚出起来,有十年,还是有十五年没回过家乡了?

姚方来有点唏嘘,他对着矮个子镖师点了点头道:“陈康兄弟,我省得的,这一镖很重要,肖总镖头亲自嘱咐过我。”他看了看镖车后面跟着的一大堆镖师和趟子手,这一镖实在是太重要了,肖青务求开门红,光是镖师就给了七位,趟子手过百,全是好手。这些镖师平时都是平起平坐的,出一次镖顶多由一个镖师带队。

这次七个镖师联手押镖,由熟悉日隆乡的姚方来暂时充当镖头,善使地趟刀的陈康,使双锤的大胖子,还有使软鞭的小个子镖师……上次在镖局出来表演的几个好手,全都在镖队里给他当辅助。因为镖货要走的地方全是高山,在姚方来的指导下,出前,镖师和趟子手们都用“红景天”熬了药,喝了好几大碗。当然,姚方来自己不需要喝那东西,他从小就在高山上长大,是不会有高原反应的。(编者按:红景天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熬药喝下之后,可以防止高原反应,这玩意在实际使用中,必须提前十天半个月就开始服用,否则是无效的。)

陈康道:“这郑氏也不知道在搞啥,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运到那山顶上做什么?”

姚方来笑道:“陈康兄弟,你没在那山上呆过,自然不知道我们羌族人的苦处。油盐酱醋,铁锅铁针,这些东西在成都贱得没谱儿,但在我们日隆乡,那都是宝贝。再说这羽绒服吧,还真不错,比我们羌族人自己做的皮衣服要暖和多了,日隆乡冷啊,山下五月还是春天时,日隆乡还在下雪呢,羽绒服这东西,对我们太有用了。我觉得郑氏这些货物对我们羌族人不定也就不想下山来混饭吃了。”

姚方来甩了甩头,他的童年过得可不怎么美好,日隆乡穷,他是在冰天雪地里冷大,饿大的,现在郑氏送这些货物进山,虽然是用它们以物易物,其目的为了赚钱,但客观上改善了羌族人的生活,这是可以肯定的,姚方来感觉自己有点小感动,不为了郑氏,而是为了羌族人的美好未来。走这样的镖,值,死了也值。

姚方来不知道的事情是,羌族人喜欢用牦牛皮换郑氏的羽绒服,两张完整的牦牛皮换一件低档羽绒服,这笔买卖,郑氏赚得大了,牦牛皮这东西多精贵啊,和羽绒服的价钱那真是天上地下之分,郑氏倒一倒手,就赚得合不拢嘴了,但羌族人常年累月居住在雪山之上,哪里知道世间的物价几何。

镖队上了麻地山,这里海拔还不算高,还没有深入蜀山,但人烟已经非常稀少,山上怪石林立,成都府此时还是初冬,但麻地山上已经冷寒刺骨,姚方来警惕地看着周围的乱石,常年的行镖生涯,使得姚方来感觉到这片山头有些危机起伏的感觉。

陈康靠近姚方来,低声道:“感觉到了吗?”

“嗯!”姚方来低声道:“味道不对,有强人。”

不光他们两人感觉到了,随队的七名镖师,都是经验丰富的老镖师,自然都有感应,七位镖师各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