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话。这要是在外人面前,儿子我是绝不会说这种丧气话。可有时候由不得儿子我不说这些丧气话——因为如今的大明,已经不是之前的大明。如今的大明在陈寒这猴崽子的治理之下,变得这般的繁荣。
“您想一想:您儿子现在还是太子殿下之时,就已经要开始琢磨着怎样,才能够从那些曾经受到过您严刑峻法吓坏的官员那里得到信任。其他人会是怎么想的呢?他们该不会想着——咱当了这个皇帝,就立刻会让他们变好?
“陈寒现在正在做的事,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他一方面是要延续您的严刑峻法,是希望通过自己来把这股歪风邪气给扭转过来;他更是希望通过自己,能把咱们之前错过的那些机会给把握住;他甚至更希望能利用自己的本事,把之前所有未完成的愿望都给他完成——这样才对得起他现在,好不容易从现代社会来一趟。
“可是您觉得您儿子可以这样做吗?您儿子现在做的这些说实话——够么? “还不够的!您儿子必须得要加紧努力,才能够把所有人的心都给拢到一起来;您儿子必须得要做得更加的好,才能够让全天下都能看到:原来您儿子不是那种一味靠您的包庇才走到今天的,也不是靠自己的女婿才走到今天的。而是因为通过自己走来的——这样才能够树立您儿子的威严,才能够让您儿子真正从老百姓那里获得更多的尊重!
“所以您儿子现在要做的,可不仅仅只是这些东西啊……”
一说到这里的时候,其实不知道为何,朱标就感觉有些委屈。
他的委屈在于:自己现在获得了如今的这个地位,他获得了这样的条件,但是他却没有相应的资格——这是他如今特别矛盾的一点。
所以没有办法去把这一点给解掉的话,他估计也是很难从这困难的境地当中挣脱出来。别人也很难给他开导,也正因此,现在对于他来讲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老爷子这时候才终于明白:自己的儿子到底遇到的是什么样的问题——原来这一切其实都是因为自己给了太多压力,甚至可以说,由于自己一直在背后助推了不少的官员对朝廷或者皇权的不信任,才导致了今天这些事情的发生。
其实如果不是他自己一直都那么的在意——官员是否会绝对的服从?是否在意官员是不是绝对的清廉?——就不会发生这么多的事。说他有点理想主义,也有这种成分。哪个当皇帝的不是理想主义呢?哪个当皇帝的都是希望自己的臣子能够忠诚于自己,能够非常的清廉自守,能够什么事都可以跟自己商量,不要藏着掖着,能够像在家里一样去处理那些个事?
可是这些东西本身就是强人所难——当官嘛,如果真的没有什么图的话,他们为什么要当官的?如果真没有所图的话,为什么要十年寒窗苦读那么艰辛地获得了这个地位?如果没有这些东西的奖赏的话,谁有这种耐心去寒窗苦读?
之所以寒窗苦读,心里面都是憋着一口气的——那就是我要出人头地,不管是为名还是为利,我都要占一份,这才符合人性。说实话,朱元璋这是在跟人性做斗争。他没有想过:那些官员一直都是普普通通的人,那是没有办法真正的改变自己的;是没有办法真正的把所有的那些对于名利的追求给改变的。
那些官员当到了一定的位置之后,都是希望自己的子子孙孙都能够获得自己的这份荣耀传承——其实不仅仅是在家族财富上面,在权力方面他们也是这么想的。就因为这份贪婪或者说人性的必然选择,才会导致那么多官员一直都在跟朝廷的政策对抗。
为什么要对抗?很简单的道理——就是想要获得更多的待遇。也就是因为如此,导致目前为止所发生的一切冲突,都有了一个解释的根源:因为没有人愿意把自己手中的权力放弃;没有人想平白无故的把自己现在得到的这些东西丢掉;更没有人想“我要怎样才能够舍弃掉这一切”——他们想的永远都是“我要怎样才能够获得这一切”。
所以这就是他理想主义的来源。可是这有错吗?其实这没有错啊!朱元璋作为皇帝是希望这样的,可是他又很明白自己不可能做得到。于是在这种情况之下,所产生的矛盾就非常多——比如官员们不理解,你一个当皇帝的,为什么一定要把我们的日子过得这么凄惨?
也理解不了,为什么你要把你子孙们的俸禄弄得那么高,却把我们的俸禄搞得这么低?
如果你真心是因为朝廷现在百废待兴,没有办法给予我们更多的报酬,那么我们也就认了。可是为什么不能一视同仁呢?
就因为这个不是一视同仁的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