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 第153章 一个概念

第153章 一个概念

杨轩还以为朱厚照叫张永进来是打算回京呢,结果,就这?

果然,熊孩子的脑回路一般人是不会明白的。?j!i.n-g?w+u\x¢s-.^c′o′m/

真就是可着一个人往死里用啊!

李东阳遇上这么一个皇帝,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了!

“你还真是有当昏君的潜质啊!”杨轩看着朱厚照,道。

“哈哈,还行吧!”昏君不昏君的,他并不在意。

多少人为名声所累,一生只是为了一个好名声。

太过在意,反倒是束缚了自己。

杨轩心中无奈的摇了摇头,大明遇上这样一个皇帝,也不知是好是坏。

“我最近在外面闲逛的时候发现,咱们的将士还有百姓对归降的女真还是有些不太友好的。”

“虽说目前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但时间一长,恐怕会让他们复叛。”

“得想个办法解决啊!”

胜利者是瞧不起失败者的,这一点是能够在将士们以及百姓们的身上体现出来的。

杨轩现在所说的确实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

“那你说应该怎么办?”朱厚照看着杨轩,道。

“好不容易才有现在的局势,不能再将归降的女真人逼反了。/鸿¨特^小·说+网* -免+费^阅`读+”

“得将他们和那些顽固分子分开。”

“比如,你可以下旨,归降大明的女真改名为某某族,以体现他们和那些顽固分子的不同。”

“其实这种问题不仅仅体现在女真上面,还有其他少数民族。”

“如西南、东南少数民族叛乱,未尝没有当地官员、明军欺压过甚的原因。”

“前元的时候,元庭将人分为四等,太祖立国之后,废除了这些,朝中也重用色目人,以及其他少数民族出身的官员,将领。”

“为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后面包括太宗等人,也都重用少数民族出身的将领,官员。”

“当今的朝中,也有少数民族出身的将领和官员。”

“但这都没办法解决民族问题。”

“但民族问题又必须慎重,所以还是得想出一个两全之策。”

杨轩缓缓道来,听得出来,在民族问题上,他已经思考了不短的时间了。

“老杨,我知道,你提出这个问题,肯定已经有了解决的办法。”

“快告诉我。”

“这可是功在千秋的大事啊!”

朱厚照坐直身子,直勾勾的盯着杨轩。?狐¨恋.文*学¨ `已\发*布.最,新/章\节?

毕竟是自家的江山,他还是上心的。

别看他平时总是嚷嚷着不在乎谁来做这个皇帝,但若真来抢他的皇位的话,他会让别人知道什么叫威武大将军!

看着朱厚照急切的模样,杨轩不急不缓。

“我确实是有一些思路。”

“快说!”朱厚照催促道。

杨轩瞪了朱厚照一眼,问出一个问题:

“你认为我们这个国家应该叫什么?”

“那还用说,自然是大明!”朱厚照毫不犹豫回答。

“错。”杨轩赏了朱厚照一个白眼,继续道:

“准确来说,我们应该叫中/国。”

“这个词出现的时间很早,可以追溯到周朝建立时。”

“最开始时是指中央之国,但在经过数千年的演变之后,这个词就代表着我们国家。”

“不管是大元,还是大明,其实都可以叫中/国。”

“《尚书·梓材》有‘皇天既付中/国民,越阙疆土与先王’,《诗经·大雅》亦云‘惠次中/国,以绥四方’。”

“先秦时期也有相应的记载,如《孟子》载:‘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文王生于岐周,卒于毕郢,西夷之人也。地之相去也千有余里……得志行乎中//国。’”

“汉朝司马迁《史记》中称汉朝统治区域为中/国。”

“唐朝这个词成为成为诸国公认的政权称谓,《唐会要》中记载吐蕃对大唐就是用这个词称呼的。”

“宋朝如《资治通鉴》等典籍常以此二字自称。”

“到元朝,忽必烈在《建国号诏》中便明确以‘中/国’自居。我朝太祖《谕中原檄》强调‘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将‘中/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