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轩现在的生活是很充实的。·0.0\小/说.网′ _无!错^内.容.
给上门的病人看看病,又或者出诊给一些达官贵人看一看。
朱祐樘也时不时会过来找他调理身体,还能陪他聊聊天。
另外,他还会去定国公府给徐永宁检查身体,顺便教导一下徐光祚和徐鹏举。
至于徐莹,杨轩已经忘记这个人了。
他这个年纪,是不可能再去留恋什么儿女情长了!
就在朝廷上下推行对民间大摸底的时候,朱祐樘派去边关调查北元小王子的人回来了。
朱祐樘得到消息,大怒。
带着萧敬急匆匆来到了杨轩这里。
让萧敬守在外面,朱祐樘和杨轩进到了屋子里。
“老祖,锦衣卫传来消息,北元小王子之事确凿无疑。”
“守将懈怠,任由鞑子劫掠我大明百姓。”
朱祐樘是真的愤怒,他对臣下一向宽容。
而下面的人却凭借着他的宽容欺上瞒下。
之前听杨轩说的时候,他还有些不相信,因为边关的奏报一向都是报平安的。
守将也是他亲自任命的。
这才过去多少年啊,就变成这个样子了。
就连他派过去的镇守太监也被拉拢腐蚀。_k?a.n?s_h`u,p¨u\.*c~o·m¨
不然,朱祐樘不可能一点消息都收不到。
听着朱祐樘的话,杨轩的表情没有什么变化。
他看着朱祐樘,缓缓开口:“你啊,就是太仁慈了,对下面的人太好了,以至于他们对你这个皇帝没有敬畏之心。”
“老祖,我错了!”朱祐樘低下头,愧疚道。
下面的臣子就算犯了错,他也是能不杀就不杀,只要不是触碰到了他的底线,他一向都是从轻处罚的。
而这,也导致了下面的人不怎么怕朱祐樘这个皇帝。
比如欺上瞒下,比如养寇自重。
通过暗卫的渠道,杨轩了解到,辽东方向,守将养寇自重。
女真频频劫掠,逐步发展壮大。
朱祐樘曾派兵剿过,军报上面的战绩很漂亮,但实际上战果并不大。
东北那边,虽然地下资源丰富,但生存环境恶劣。
面对大明的重兵围剿,他们只需要躲进深山老林,等到明军撤退,他们就会再次出现。
而被明军所杀的,多为老弱病残。
当初朱见深出动了数万大军,才取得了多少战果?
虽然这其中也有女真弱小的缘故,但也足以证明女真难以剿灭。
毕竟就算是后世的小日子占领东北,但也无法完全剿灭反抗力量。¨s′o,u·s+o-u`2\0-2`5+.?c¨o*m?
大明采取的策略基本上就是招抚和征剿。
有一部分归降大明,但也有不降的,还有降了又反叛的。
总之东北那边的局势并不算太好。
这其中的原因不少,但总的来说,有几个原因是不可忽视的。
一是守将养寇自重,毕竟弘治一朝,战事很少,军功获取不易。
女真隔三差五就来劫掠一次,守将就能向朝廷要钱要粮,时不时再率军出去杀几个老弱病残,向朝廷报捷,获取军功。
甚至,还有杀良冒功的情况。
二就是归降的女真生存条件恶劣,朝廷为了招抚,通常会许诺不少好处,但最终能落实下来的没有多少。
毕竟出京师就会被刮掉一层,到了地方之后,再被层层盘剥,最后落到实处的能有多少?
而归降的女真人,不仅得不到好处,还要遭受欺压。
当地有些明军军纪败坏,根本不会把归降的女真当人,就当做猪狗。
归降的女真看到明军第一时间就是躲起来。
因为当地的明军不仅欺压他们,还喜欢说一句话。
“老乡,借你人头一用!”
若不是用汉人的人头领军功容易露出破绽,当地的汉人怕是也无法避免被杀良冒功。
所以,在归降之后生存条件比归降前还不如的时候,归降的女真怎么可能不反叛?
归降大明,本就是为了更好的生存,但结果却变得更差了。
其三,当地守将与女真首领勾结,组成利益体。
种种原因,使得东北那边的女真一直剿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