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吉祥听《三国》上瘾了,每天都得让君庭讲上几段。现在,君庭已经说到了白门楼了。伯爵大人还不住地惋惜:“可惜了,貂蝉青春年少,守了寡了。”
除夕夜,正厅内摆上了酒席,谢吉祥自然坐了主位,其下是君庭、杨立德、冯大山、杨三红。谢吉祥兴致颇高,频频敬酒,还让杨立德封了红包,每人都有份。
这段时间相处,君庭觉得其实这位假伯爵人还不错。他虽然年纪比自己大一岁,但就像个没长大的孩子,单纯,没有心机。
这一顿饭,直吃到半夜时分,谢吉祥才回去睡觉。自然,又喝多了。其他人也都走了,杨三红沏上一壶茶,和君庭坐在正厅内守岁。
君庭酒也没少喝,灯下观美人,有点意乱情迷。他抓住杨三红的手,道:“红姐,时间过得好快,又是一年了。”
杨三红道:“是啊,过了年,我25岁了。还记得咱们刚认识那年,我才16岁。”
“我永远记得那个场景,你在魏家老宅内,梳着两条大辫子,明艳动人。你烤着地瓜吃,还和我们换酒喝呢。”
杨三红目光也迷离了:“转眼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也老了。”
君庭道:“红姐,你不老。你在我心中,永远是那个美丽的小姑娘。”
听着情郎的绵绵情话,杨三红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扑到君庭怀里:“君庭,我多想就这么抱着你,永远也不分开。”
君庭道:“红姐,我们现在不也是在一起嘛。等这场恩怨了结了,报了仇,咱们就成亲,到时候你给我生几个儿子,韩家有后,乾门也后继有人了。”
这一夜,两个人就这样静静地坐着,直到天光放亮。
转眼间过了正月十五,生意也都恢复了正常。君庭让冯大山帮着打听,有没有贺连明那边的消息,尤其是莫日根的,但始终没有收获。
这一日,杨立德从招远城内匆匆赶回,将君庭和杨三红都叫到一起,道:“今天泰盛和内来人了,我觉得,很可能是贺连明的人。”
君庭一听,急忙道:“四叔,怎么回事,您详细说说。”
杨立德道:“上午时,店铺内来了两个人,都30多岁,来了就问咱们收不收兽皮,说他们有1000张。我招呼的,说收。这二人又问收不收山货,有10000斤,我说收。最后,二人压低声音,问收不收硬货。我急忙将他们请进了后堂。这二人说,他们有500箱硬货。我一听,这可是个大数目啊。当时,我没马上应下,而是故意犹豫,说此事得禀告伯爵大人。他们说,半月后再来听信。”
君庭想了想,道:“边境有实力出这么多硬货的,不多,很可能是贺连明。咱们最近闯出了名号,贺连明很可能是派人来试探,得让他安安心了。”
杨三红问:“怎么做?”
君庭道:“很简单,就是咱们马上撤出边境。这一回,是大张旗鼓的,让所有人都知道。”
杨三红马上明白了,道:“这个简单。咱们的藏身地,应该没有暴露,但迟早也会被贺连明查出来。咱们一走了之,由明转暗,的确好办的多了。今后,挂着谢吉祥的这块招牌,就会更好做了。”
君庭道:“但是,咱们要这么轻易地走了,恐怕贺连明不会相信,咱们得这么做。”
杨三红和杨立德都频频点头,道:“好,就是如此。”
接下来几天,杨三红不断地派人去挑起事端。他们虽然也不知道贺连明的大本营在哪,但贺连明总要做生意,所以能找到他的商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