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老炮就是一愣:“你这是干啥?”
刘子义道:“郑大哥,我叫刘子义,耿三正是我授业恩师啊。”
郑老炮听完后没反应,道:“你不是骗人的吧,我可没听说老当家有徒弟啊。”
刘子义道:“我才多大啊,当年占山时,还没出生呢,你自然不知道了。我再跟你提一个人,常宝远认识吧。”
郑老炮道:“认识啊,那是卧虎山的军师啊。”
见郑老炮还有些迟疑,刘子义道:“这套拳,你认识不?”说着,往下一哈腰,练了一趟拳。
这趟拳是耿三年轻时从少林学来的,原本平平无奇。但是,耿三进行了改良,更加适合实战,威力更大。刘子义一练出来,郑老炮当时眼睛就直了,几步上前,拉着刘子义的手道:“兄弟啊,你果真是老当家的传人啊。”拳法错不了,天下就耿三独一份。郑老炮当年在山上时,看过耿三练过许多次,印象很深刻。
刘子义见到师父的旧属,十分激动,道:“郑大哥,我曾经听师父说起过,当年占据卧虎山时,曾经将飞镖传给了山上一个十一二的孩子,叫郑昆,没想到是您啊。”
郑老炮道:“嗨,我是光长个头不长毛,所以就成了郑老炮了。兄弟,老当家一向可好啊,这回你可一定引我去拜访拜访,我还是多年前见过一次,然后就失了音讯,转眼间,20年了。”
说到这,刘子义眼圈红了,道:“郑大哥,师傅已经仙逝了。”
“什么?”郑老炮声儿都变了,“兄弟,什么时候的事儿啊?”
刘子义道;“几个月前吧。郑大哥,这回你可不能走了,跟小弟回去,常宝远常叔就在林场子,他肯定也想见你呢。”
郑老炮此时眼泪掉下来了,道:“不忙,你快跟我说说,老当家是怎么没的?”
刘子义道:“大哥,外面人等得不知道多着急,您跟我回去,咱们边走边聊。”
郑老炮点点头,跟着刘子义返回。这一路,刘子义简单讲述了耿三如何身亡的经过,以及眼下与伊勒德的争斗。
郑老炮咬着牙道:“兄弟,算我一个,我定要将伊勒德碎尸万段。”
郑老炮原名郑昆,中原人,和父母逃难来到关外。没多久,父母在乱世中相继死掉了,那年他才8岁,流落街头,被耿三偶然遇到,带回了卧虎山。
虽然年纪小,但郑老炮非常有心气。他知道,父母死了,将来只能靠自己,所以跟着山上的人一起操练,学习武艺。耿三见这孩子勤奋、用功,也十分喜欢,没事时也加以指点。虽说没名义上收徒,但也教了一些本事,尤其是将这手飞镖绝技传给了他。
后来,山寨解散,众人都各谋生路,耿三游历江湖几年后,最终在黑熊岭成了一名看林人,不问世事。而郑老炮那年也成了大小伙子了,四处闯荡。之后,他偶然间再见过耿三一次,爷俩聊了两天,耿三就不辞而别了,没留下地址。当时的耿三心灰意冷,不想和卧虎山的人再有瓜葛。
听郑老炮说了自己的经历后,刘子义问道:“郑大哥,你怎么又当上山贼了?”
郑老炮道:“唉,我也是不得已为之啊。”
原来,郑老炮的手下都是一些孤儿,与他一样,在战乱中失去了爹娘。郑老炮行走江湖时遇到了,十分同情,就养在身边。那年月,这样人不少,所以他身边的孤儿就越聚越多,还有一些有父母的,比如说小喜子这样的,吃不上饭,郑老炮见了心疼,也帮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