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不住地给君庭夹菜,眼睛里都是柔情。卫泽也不喝酒,在旁只是闷头吃。
吃完饭,撤下桌子,天已经黑了。当然,君庭和卫泽就老头家住下。第二天一早,他起身告辞。张桂英拿出小包,从里面抽出几张票子,给君庭当做盘缠。君庭不要,张桂英道:“出门事事难啊。妈没多,还有少,拿着吧。”
君庭这才接过钱,和卫泽出了大门。兰兰送出去好远,对君庭道:“君庭哥,你等我长大,我肯定要嫁给你。”
君庭心里纷乱,这孩子认真了,不知将来要如何处理啊。
君庭和卫泽一路向北,没敢走大路,在山野间穿行。卫泽一进了山,就像鱼儿游进了大海,十分畅快。在山里生存,没有人比他更有经验了。所以,虽然路途艰难,但君庭二人却并不觉得辛苦。
半个月后,他们终于到了东川河。旧地重游,君庭心潮澎湃。眼看到中午了,两个人腹中饥饿。君庭一摸兜,张桂英给的钱还有一些,所以决定在镇里好好吃一顿,歇歇脚,下午时再到杨家堡。
君庭不敢去大馆子,找了家小店,点了两个菜,一个汤,10个馒头。两个人狼吞虎咽,吃得十分香甜。
正吃着,君庭忽然就听旁边桌上四个人吃饭唠嗑,提到了“杨家堡”三个字。他当时就注意了,将筷子放下,竖起耳朵听。
就听一人说:“哎,我就恨自己没生对地方啊。当初我要是托生在杨家堡,这辈子还有什么愁的了。”
另一人道:“那还说什么了,都是命啊。不过,现在也有机会啊。既然没生在杨家堡,现在搬进去不救行了。”
“拉倒吧,你当你大姑娘呢,能嫁进去?现在你知道吗,杨家堡的小伙娶媳妇,要求多高。长相、家底儿,一样不能少,还要读过几天书。”
“我虽然不是大姑娘,可我是小伙子啊。杨家堡的当家人杨三红,今年20多了,还没出嫁。谁要能娶了她,哎呀呀,那可是平步青云了。”
“兄弟们,我可见过杨三红。那模样,在整个东川河,都是数一数二的。你说,她也不小了,怎么不找婆家呢。”
“谁知道呢,八成是忙着挣钱呢,顾不上。总之,咱们这条件的是别想了。”
听了这几个人的话,君庭是既欣慰又自责。欣慰的是,红姐这几年将杨家堡经营的这么好,替她高兴。自责的是,自己迟迟没去迎娶红姐,让她被人说笑话了。他在心里暗暗发誓,此番一定要娶红姐。
吃完饭,君庭和卫泽算完账后,就奔杨家堡。等到了村子口,君庭往里一看,当时吃了一惊。杨家堡与几年前相比,规模更大了,新建了许多房子,村里的道路都重修了,十分气派。
君庭心里很是激动,马上就要见到红姐了。自己长大了,个子高了,模样也有所变化,不知道红姐会不会吃一惊呢?
他一边想着,一边带着卫泽进入了村子。刚走了没几步,迎面过了一人,高声道:“喂,你们找谁啊?”
君庭一看,是个小伙子,扛着锄头,不认识。他急忙道:“这位大哥,我们找杨三红。”
小伙子放下锄头道:“哦,找我们当家的。往里走,当家的在忠义厅内开会呢。”
君庭拱手谢过,和卫泽一起直奔村中间的忠义厅。
几年没来了,忠义厅也有变化,重新罩了面,粉刷一新。君庭看门口没人,就凑到了窗户前,往里观看。
忠义厅内摆着一个大长条桌子,转圈都是椅子。杨三红居中而坐,正和两旁的人说着什么。就见她,长发盘在脑后,用皮筋儿勒住,显得干净、清爽。往脸上看,面如桃花,弯弯的柳叶眉神采飞扬,大大的杏核眼顾盼生姿,小巧的嘴巴樱桃一点点。几年未见,杨三红丽色不减,但多了一分成熟和妩媚,光彩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