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三红介绍,当年老太公带着三个儿子打拼,非常不易。他们最初给当地一个大户人家保家护院,赚几个辛苦钱。老太太徐傲之,就是这户人家的小姐。天长日久,徐傲之就和杨仲谦互生情愫了。当年老太公这三个儿子当中,属杨仲谦人样子长得好,功夫最高。当时,杨伯谦习武未成,杨叔谦年纪还小,杨仲谦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他和徐傲之好上后,就央求老太公去提亲。不过,双方门第差太远。徐家是当地豪门,家趁人值,。而杨家爷四个,就是徐家的下人。所以,老太公提亲,自然遭到了拒绝。徐傲之态度坚决,不惜和家里决裂,一心要嫁杨仲谦。徐家就一个女儿,后来也拧不过,才勉强答应。就这样,杨仲谦和徐傲之成婚了。
老太公觉得自己家亏欠徐傲之,所以对这个儿媳特别好,亲自传授武术。徐家也希望姑娘下半生衣食无忧,就出钱资助杨家做生意。没两年,杨家就起来了,后来修建了杨家堡,威震一方。
人一有钱,就动歪心思。杨仲谦开始出入烟花柳巷,后来更是要纳一个戏子为妾。徐傲之自然是不同意,但此时父母都没了,娘家没人撑腰。而因为她始终未曾生育,老太公对儿子纳妾一事,也是默许的。徐傲之性情刚烈,一怒之下,出了杨家堡。临走时,她说:“杨仲谦,你如此对我,将来肯定会有报应的。今后杨家堡,和我再无半点关系。”
老太公着急了,试图挽留徐傲之,但无效。老太公觉得对不起人家,严历训斥了儿子,给了徐傲之一大笔金银,让她一辈子都花不完。老太公道:“没有你,没有徐家,就没有我们杨家堡。今后,我当你是女儿。”徐傲之心都伤透了,在外闯荡几年后,就隐居在靠山屯,一心清修,再也没踏入杨家堡,也和杨家没有了来往。而这事儿杨家有愧在先,所以也讳莫如深。转眼间已经40年了,现在的村里人没几个知道的。
杨三红道;“我爷爷当时也就10多岁,都说老嫂如母,对徐奶奶非常尊敬。所以,隔段时间就偷偷来看望。后来我曾跟我爷爷来过,才知道了这段往事。”
众人这才明白,为何杨仲谦对徐傲之这么怕,原来是心里有愧啊。叶乔道:“靠山屯不能呆了,会牵连徐奶奶,咱们还得找个隐秘之所藏身,再想对策。”
可是,眼下能去哪呢?
此时,杨三红等人真称得上是走投无路。一晃和杨仲谦斗了快一个月了,已是春暖花开,始终没有进展。想想身陷囹圄的大爷爷、爷爷、三叔,杨三红把抓柔肠。
君庭忽然道:“既然藏是藏不住了,咱们索性搬到东川河。那儿人多,又有派出所,谅他杨仲谦也不敢率众行凶。安顿好之后,再想对策吧。”
大家都觉得这个办法挺好。与其东躲西藏,不如光明正大,真刀真枪与杨仲谦周旋。不过,眼下大家十分疲惫,折腾了一夜没合眼,又与追兵斗了一场,刘子义和叶乔都受了点伤,虽然不重,但身上也隐隐作痛。所以,众人决定在此地休息一天,天黑后再动身。毕竟,现在的靠山屯相对安全,杨仲谦对徐傲之有愧,不敢再踏入靠山屯。
这一天,几个人轮流睡了一会,天黑时起身舒展舒展筋骨,有了精神。他们悄悄地出了院门,奔东走,要到东川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