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琛在这方面做得很聪明,并没有彻底打压这个阶层,只是做到了去芜存菁,把这个阶层之中的一些害群之马给收拾了,这样一来也并未招致整个士绅阶层的反对,甚至留下的这个阶层,还因此成为了受益者,故此他们的利益也就跟李琛的利益捆绑在了一起。
当他们这些士绅听闻徐州陶谦想要夺取沛国的时候,也坚定的站在了李琛集团这边,因为他们之中不少人家,本身就是李琛集团之中的一员,也属于既得利益者,可以说他们的利益跟李琛绑定在了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故此听闻陶谦要对沛国用兵的时候,包括这些沛国境内的士绅阶层,也都群情激奋,纷纷召集族中的年轻子弟投军,要跟陶谦拼个你死我活,一些百姓家的年轻人以及乡间的轻侠少年,也纷纷要求投军,去跟陶谦这个老匹夫玩儿命。
一时间沛国境内是群情汹涌,县寺外面挤满了要求投军的年轻人,把各县的县令还有县尉们给忙的是不可开交。
李琛还没有率军返回沛国,沛国各县就已经召集起来了总数多达三万多人的县兵,摩拳擦掌的要跟陶谦玩命了。
这也是李琛在回来途中未曾想到的,本来他还打算回到沛国之后招兵买马,加强军力,准备跟陶谦大打一场的,可是没成想他还没回到沛国,沛国各县就已经行动起来,替他把招兵的事情提前给做了。
李琛一回到相县,就先拜见了这一年多来替他留镇沛国的卢植,向恩师详细讲述了这一年多来他跟董卓较量的过程,还有这一年多来,他跟孔?啤⒃?闲值芏分嵌酚碌墓?獭
卢植现如今也已经想通了,也不怪李琛从孔?剖种卸崛≡ブ葜?亓耍??部闯隼矗??频虏慌湮唬??疚薹ūW≡ブ葜?兀?绻?皇抢铊〉幕埃?衷谠ブ萦Ω靡丫?辉?闲值苷?嵩ブ莞?蚶昧耍?亩?赡芑褂醒巯碌陌材?
通过在沛国呆的这段时间,卢植也彻底把李琛在沛国施政的思想给看透了,他非常欣慰李琛能如此宽厚待民,短短数年时间之中,便将沛国治理成眼下这样的状况,让他重新在沛国感受到了一种盛世的状况,这是他这么多年来,都未曾在其他地方见到过的盛况。
李琛既然有能力牧守一方,那么他为什么还要阻止李琛呢?大汉在先皇灵帝的统治之下,搞得是民不聊生,吏治败坏,闹出了黄巾之乱,搞得大汉各地烽烟四起,死后还因为阉党和士人集团以及外戚集团相互争斗的缘故,最终惹得董卓这个国贼掌控了朝堂,惹得天怒人怨,天下一片大乱,形成了诸侯割据的状态。
接下来谁也挡不住群雄逐鹿的局面了,卢植也不指望大汉能重新复振了,那么未来他只希望有一个有能力的人,尽快结束这场混乱,并且能善待天下百姓,为天下汉人保住一些元气。
而他之前是比较看重袁绍的,觉得袁绍应该能够成就一番大业,来终结这一场天下大乱,但是这一年多来,他算是看出来,李琛果真没有看错袁绍,袁绍确实并非一个贤良之人,而且也绝不是一个可托付天下之人。
袁绍作为讨董联军的盟主,这次群雄讨董之中,可以说是碌碌无为、毫无建树,不但毫无建树不说,还在李琛高歌猛进,将董卓打的毫无招架之功的时候,非但不帮着李琛进讨董卓,反倒是在李琛攻入洛阳之后,在李琛背后搞小动作,拼命的拖李琛的后腿,还意图趁虚而入,夺取李琛的地盘。
袁绍如此行径,让卢植对他极其失望,也彻底打消了卢植原来想要投到袁绍那边的念头。
而李琛这一年多来的表现,可谓是亮眼之极,在十几路宣布起兵讨董的诸雄之中,脱颖而出,几乎可以说是凭借他一己之力,生生的将董卓打回到了关中去,夺回了洛阳一带,如果不是袁绍和袁术这两兄弟在他背后使坏的话,李琛保不定真的能乘胜追击,一举将董卓讨灭,匡扶汉室,重振朝纲。
这十几路起兵讨董的群雄之中,也唯有李琛和孙坚,是一心一意的想要讨灭董卓,而剩下的那些诸雄之中,也只有曹操堪称是一个英杰,其余的袁绍等人,不过是想要趁机假借讨伐董卓为借口,招兵买马扩张自身的实力罢了。
期间更是出了袁术不顾孔?剖窃ブ荽淌返氖率担?米员硭锛嵛?ブ荽淌罚?胍?没?崛≡ブ莸目刂迫ā
刘岱因为一己之私,居然杀了桥瑁,夺了桥瑁的东郡这些事情,说白了这一群人多是假讨伐董卓为借口,给自己捞取名声罢了。
唯有李琛不断出兵,猛击董卓,杀的董卓屡屡大败,最终在孙坚的协助之下才算是把董卓赶回到了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