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的囚徒释放出来,编入到麾下之中,也不管他们犯得是什么罪,其中自然不乏一些恶徒,可是饥不择食的王梓,完全不管不顾,反倒认为这些恶徒更善战一些。
另外为了逼迫黔首百姓加入黄巾军,他手下更是想出了丧心病狂的办法,派人把襄国县境内不少黔首百姓种下的夏粮铲除,人为的造成这些黔首百姓将会面临饥荒,接下来会无法生存,只能加入黄巾军,跟着黄巾军四处劫掠就食。
但是同时王梓如此倒行逆施,也把黄巾军在襄国县的名声给彻底毁了,原本百姓大多数对于太平道还持有好感,觉得太平道起事,是官逼民反,老百姓活不下去了,太平道出来拯救苍生,给老百姓讨一条活路。
可是当王梓开始这么倒行逆施的时候,在极短时间之内,便把普通的黔首百姓对太平道心存的那点好感瞬间就给耗光了。
一旦起事造反之后,许多太平道众激发出来了内心中最深处的恶,变得乖张凶戾,同时也变得贪婪,人都是群胆,一旦一群人聚在一起,一个人干了坏事,没有得到惩罚,其他人就会觉得心里不平衡,随即开始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