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想不到他们发这种古诗词,居然和作者当时身处的那个环境能够描写出来,以及当时作者是怎么行动的以及行动中所观察到的事物啊,嗯,都可以分析的,还有模有样的。我觉得当时还是很震惊的,就是我们背了那么多的古诗词,从来没有人给我们这样讲过。老师讲的一些都是语文课本上的一些东西,就是加深对诗词的理解。所以啊,就好像当时老师并没有说这个诗词里面的故事。如果说这个古诗词啊,就是描写的,这个诗人对这些事件的理解和点评,才会产生这些古诗词,我觉得有了这个方法的话,感觉这个股市就像文章的大纲一样。就是根据这首古诗词能够写出来很大的篇幅,就是可能也是关于对一件事情的具体的描述,以及作者对这个世界的评价。如果说是这样的话,我觉得以后这个什么唐诗宋词300首啊,还是需要在重读,因为根本不知道还有在故事上能够用到。当时我们觉得学习古诗词就是陶冶情操。嗯,练习文笔呀。在这方面,我觉得当初我们朗诵并用了背诵全文的目的好像就是在于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嗯,想不到他的故事意义上也体现的那么的充分,所以感觉上学的时候和在故事里的写作上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没想到这个古诗词还有这个故事性的一面。所以当时看到这些老师的解析之后,感觉还是很震惊的。没想到过了几十年对这些古诗词早都忘的差不多了,因为故事性还要把他重新拾起来。所以觉得还是挺神奇的,古诗之类的故事,慢慢的在我心里面就有了一些印象。但是我也没有去很关注古诗词,
我觉得应该是对故事性的讲述有了一定的心得体会之后,然后再去慢慢的去看这些古诗词啊,到底他们是怎样体现故事性的。好像一下子古诗词的陶冶情操和故事性都完全的再复习一遍,我觉得还是非常困难的,因为现在的时间都是碎片化的,哪有那么多时间,看小说一天的时间也就过去了,而且还看不了几章。所以好多事情都是心有余悸力不足啊。不是不想去看他们,而是能够分配的时间真的是太有限了。哪里有那么充足的时间,嗯,去对所有能够了解到的事情展开来看呢。
所以说如果是研究故事的话,古诗词可能是那些写小说的高级的阶段,就是说你对小说的写作已经很深入了。因为前一段时间我看了有一个老师的讲解,就是说。哪怕一个段落和一篇文章,他还是都要讲究这个悬念的。当时我听了之后,感觉有点可怕啊,如果写一个文章的话,那个心思都用的那么清晰和缜密的话。那确实是一个很费脑子的事情,比如说一段文字,如果你要设置悬念的话,怎么去设置?这个确实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老师说的一句话就是,这一个段落看了的第1行字之后,还有没有兴趣看完剩下的所有文字。这个是要有的,如果说第1句话,不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那么一个段子他有可能都看不完。那就更不要说一个章节的文字了。一个段落的文字,同样要有吸引力。所以也是要有实施悬念的。所以当时看到这个老师的讲解之后,感觉这些文章还是蛮恐怖的,如果整篇文章都这么细细的整理的话。对于我们这些初写者还是有一定能力的,还不如按照有的老师说的那样写就是了,先完成再完美。反正如果一开始就按照这个老师所说的方法去练习的话,我觉得是就像拿着绳子自己把自己给绑起来。如果每个段落每个章节都要考虑这些技巧的话,我感觉不要说写实物之类的。可能练习一两天练写文字的动力都要丧失了。有点打击人的积极性。你如果这样去写的话,这不就像刚开始写文章所遇到的困难一样吗?
好多主要写作者刚开始的时候就是因为脑子里面装了一些条条框框太多了。拿着这些条条框框去要求自己按照这些条条框框去写的时候,感觉束手束脚的。完全施展不出来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就是根本放不开手脚。所以我觉得如果按照这个老师的标准的话,那应该都属于啊,在一些故事性上也有一定的小有成就的人,然后晋升的训练才应该有的标准。所以我们只能说先进行一定的了解,然后等自己的故事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再进行这方面的强化训练,到时候应该也不是很晚吧,因为如果你连写出来还不能的话,就考虑这么多的内容。这不是本来已经被送上来的,又给束缚住了吗?所以我觉得啊,有的可能是因为老师本身讲的就是进阶的那种,但是他也没有说啊,感觉像是一些针对零基础的,但是我觉得这个零基础的话就像一个一个绳子一样束缚住了人的天性。我们在看这个教程的话,应该自己有那个能力去划分等级。哪怕是零基础的话啊,也要分等级,我们处在哪一个等级就要去完成哪一个等级的目标。所以我觉得我能接受的从零开始写作的等级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