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的火炮没有膛线导致精度很差,林启荣独创了新的打法。
九江城上太平军的火炮并不是自由射击,而是在林启荣的指挥下进行交叉射击,固定覆盖某个点。
火炮的精度再差,几十门火炮覆盖到具体一个点上,每次都能精准地对湘军造成巨大杀伤,让湘军的某支部队整建制的退出战场。
等湘军再靠近一点,林启荣就开始用火铳、鸟枪了。
太平军的火铳鸟枪同样也都没有膛线,属于滑膛枪。
咋办?
还是老办法,交叉射击,火力覆盖!
湘军好不容易冲过火炮的覆盖范围,又迎来了火枪的第二波收割。
而且除了火铳鸟枪之外,太平军还大量利用劲弩、弓箭来进行精准点杀。
很多时候,湘军甚至都没办法摸到九江城墙,就已经被太平军给杀到不得不后撤放弃进攻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两个月的时间,曾国藩麾下包括其他各路支援而来的友军在内,总计四万多清军,发动了无数次进攻。
像塔齐布、罗泽南、李续宾这些湘军名将更是轮番上阵亲自领兵冲锋。
没用!
罗泽南甚至还被太平军打伤肩膀,若是运气差一点,就得当场暴毙。
曾国藩不得不召开新的军事会议,商讨对策。
肩膀上还扎着绷带的罗泽南,在会议上旗帜鲜明地表达了意见
“九江自古以来就是长江下游最重要的要塞城池之一,地形也是出了名的易守难攻。”
“咱们继续死磕这里,除了损兵折将之外没有任何用处。”
“应该派一部分兵力围困九江,另外一部分精锐前往下游的湖口!”
“湖口那个地方比九江好打多了,同时还是贼寇给九江补给的后勤基地。”
“等拿下湖口之后,九江后勤断绝,便可不战而下!”
这些话,罗泽南其实已经不是第一次说了。
从刚刚开始包围九江时,罗泽南就是这个想法。
但当时自信心爆棚的湘军上下都不以为然。
太平天国燕王秦日纲领衔,数万太平军严防死守的田家镇都打下来了,何况是小小林启荣只有万余兵马的九江?
事实给了湘军上下当头一棒。
林启荣论官职的确不如秦日纲,但论防守比秦日纲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之前罗泽南说话,大家一致反对。
那情景,就好像罗泽南已经成为了妨碍湘军上下立功的大罪人似的。
现在嘛,一个个都耷拉着脑袋,屁也不放一个。
曾国藩也有些尴尬,咳嗽一声之后道:
“咳,我觉得这个,老罗的办法还是很有可行性的,大家觉得呢?”
塔齐布豁达一笑,道:
“老罗是有脑子的,事实摆在眼前,我看老罗的主意没问题。”
两个地位、官职最高的大佬都发话了,其他人自然就更加没意见。
于是曾国藩当场拍板。
“老罗,你带一部分兵马继续围攻九江,我和塔齐布大人领兵去湖口。”
罗泽南:“???”
按照罗泽南的想法,应该是曾国藩留下来围攻九江才对。
曾国藩正色道:
“老罗,九江才是咱们最大的目标,这里交给你我才放心,其他人来的话,我怕他们应对不了林启荣这个老狐狸。”
话都到这份上了,罗泽南也只能无奈答应下来。
塔齐布若有所思地看了曾国藩一眼,心中暗想:
“看来曾大人对前段时间军中传言还是很介意啊。”
啥传言?
当然就是只要曾国藩亲自挂帅,湘军就肯定赢不了的传言。
塔齐布倒是没把这话当回事,可曾国藩明显是上心了。
只见曾国藩兴致勃勃地开口道:
“在湖口驻守的贼将是罗大纲,那家伙也是洪秀全、杨秀清麾下的老贼了。”
“这次,我定要亲自杀了他,再立新功!”
除了要反击那个传言之外,曾国藩心中还憋了一股气。
收复武昌,朝廷不给巡抚。
田家镇大胜,朝廷还是不给巡抚。
如果我曾国藩再拿下湖口和九江呢?
你咸丰皇帝还能厚着脸皮不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