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风流大宋 > 第232章 福泽乡里

第232章 福泽乡里

拖着。

这次盼兮看到他们过来,大门处没拦住,就担心给哥哥带来麻烦,却没想到秦刚三下五除二,就将这对奇葩父子驱挡出门,又当着王保长的面,断绝了他们的之后念想。

“今天麻烦叫了王保长过来,也是有一事拜托。”

“秦修撰折煞小人了,但凡有能帮得上的事,是小人的福份。”

“此家人面相不善,他寻我家攀附不成,恐其回去后,四下散布些不利言语。可若是要麻烦到县衙、军衙又显得小题大作……”

“哪能呢!这些些小事,用不着县衙、军衙出面,小的便保证给修撰老爷处理好了。”王麻子立即拍了胸脯保证下来。

秦刚也知道,如果这秦非一家心怀不轨,做些有违法令之事,自然很容易让官府出现给他们治个罪,但若只是心生抱怨,四下里处杜撰一些诸如“秦家薄情寡意、六亲不认”之类的谣言,他在外面可以无所谓,可却担心老实本份了一辈子的秦福在家里听到会受不了。

这样的一些事情,官府可能不一定有办法,而像王麻子这样的保长,实际上却是能有各种各样的手段与方法去处理的。

小小的风波处理完,秦刚一家还是顺顺利利地将小年的诸多礼节做完了。

第二日,高邮城里的众位大贤,都齐聚临泽镇的菱川书院。

此时的临川书院,规模扩大了何止四五倍,以至于小半个临泽镇,要么是租赁给在书院求学读书的外地学生居住,要么就是大多书院服务的各式书店、酒楼、成衣、车马及生活中所需要的店铺。

而在镇外,为了推进学生在工坊、农事、生灵等等应用课程方面的实践学习,便由秦刚出资,陆续为菱川书院购置下来数千亩的农田,其中约有一半租于佃户耕种,以田租贴补书院用度,还有一半则是开垦有各种田园,长有五花八门的作物或蓄养动物,以供学生学习研究之用。

苏老山长今年已经七十有七,却是鹤发童颜、精神矍铄。秦刚与一众客人的到访,尤其令他心情大悦。

来人中,不论是秦刚如今的官职、还是那些军学教授、县学教授,要在他这前宰相、致仕时的太子少师身份前面,都不值一提。更何况,在今天,菱川书院的名誉山长,更是他最满意、最自得的头衔。

“老山长好!”

“见过老山长!”

“给老山长请安!”

“哈哈哈哈,大家都好,大家都坐。”

众人一一上前见礼,苏老山长的笑着的嘴就没合拢过。而在他的身边,他的幼子苏携,因为一直在他身边照顾并学习,如今也在书院里是一个饱受学生尊敬的训诂学教授。

林武功与马伦现在论官职,都成为了秦刚的地方属官,不过此时却是师徒名份更在其大,所以此时的他俩,也是因此而春风满面,见谁都是笑意连连。

时隔一年,在苏颂的陪同下,秦刚再一次与正在书院学习的学生们见面,在他的坚决要求下,秦刚必须还是得和大家再说上几句。

如今的书院正堂虽然没有改变许多,但是堂外的大院却是扩展了数倍,连通了过去了几处庭院,竟成了一处极为宽敞的广场。

而这次见面则索性安排在了这处广场上。

望着广场上密密麻麻的学生,以及他们或是求知若渴的眼神、或是敬仰崇拜的神态、或是兴奋躁动的激情,秦刚的心情突然开始有了一些激动。

他分明看到了,文明的萌芽已经开始在这里生根,科学的思想在这里得到了普及,四年的时间,让格致学终于成就了这所原本要被埋没于历史尘埃之中的伟大书院,而更多如乔襄文这样执着不懈努力的师者,更是成就了格物致知这样的伟大学科的兴盛。

“今天再次回到菱川书院,不是来讲课,更不是给书院的各位发表什么训导,而是真诚地给各位老师和同学们表示感谢的。”秦刚开头的两句话,就让众人的心头一暖,又很感动。

“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所以我这个‘提举天下学政使’的家乡,如果学风不振、教育不兴、治学不谨的话,将何以服天下之学子?菱川书院能有今天,将要感谢于苏老山长、乔山长以及一众夫子教授,以师之名,践行解惑、授业及传道之责。所以,今天第一次的感谢掌声,让我们一起送给他们!”

在秦刚如此的解释之下,在场的众人极其信服地鼓起了热烈的掌声。

“大家应该都听说过我在西北打过许多胜仗,可是你们可知在这些大捷战役背后的众多无名英雄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