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睹这一切的还有一个人。
此人是沛县人,沛县距离彭城不到一百公里。
这人现在又是亭长,管理几个乡的治安事务。
这次嬴政出巡经过彭城,抽调了下面和周边许多人手去城里维持秩序,此人也被挑中。
据后世史书记载他“好大言,喜醇酒美色”,帝王临彭城,这多大的热闹,不能不看。
这个人就是刘邦。
刘邦一开始在人群前面,帮忙维持秩序。
后来场面一片混乱,他便趁乱离开现场,躲在道边的店铺门口。
刘邦这会已经三十七了,只比嬴政小三岁,看这样子,无论如何也不像有建立新朝的能力。
偏偏叫他做成了。
炎犀将刘邦唤过来:“你叫什么,为何在此?”
“小人刘季,任泗水亭长,因上巡彭城,被征调而来行守卫之事。”
刘季趴在地下,态度谦卑。
“沛县的主吏掾安排的?”主吏掾主管群吏进退。
“正是。”刘季不明其意,小心答话。
“这段时日你便和主吏掾随我左右,替我办事。”沛县这时的主吏掾名叫萧何。
既然遇上了,没有放过的道理啊。炎犀喜滋滋地想。
刘季暗自惴惴,本来就是维持秩序,怎么还被西垂公主要走。
也不知道是什么事要他们两个小人物去办,还连累了朋友。
但他哪里敢反抗,只能以头抢地,曰:“唯。”
两个小官,皇帝并不放在眼里,况女儿行事总有深意,嬴政便爽快同意。
炎犀的目的是要把萧何送到嬴政眼前,便日日带着萧何去找嬴政。
有时是议事,有时是论道。
虽然萧何有意藏拙,但嬴政还是敏锐地发现了其在政事上的才能。
“西垂,你是如何得知此人?”嬴政还是按捺不住好奇,出言询问。
“陛下,仙人赐我识人之能。”炎犀满口胡言。
嬴政其实也是这么猜的,不然一个公主久居咸阳,又无帮手,如何能生而知之。
“朕欲封萧何为内史,你意如何?”嬴政觉得萧何有大才,不能埋没在乡野。
“陛下,这不合法度。”秦朝有严格的官员升迁制度。
这时也不是升萧何最好的时候,因为萧何对秦没有归属感。
看他在沛县时做的工作就知道了,以他的能力,如果好好干早该升迁。
这几日萧何虽也回答嬴政的问题,但始终没有显露全部的才华。
他心中还在摇摆。
不过炎犀相信,几年后,萧何会选择升上来的。
这一次,炎犀不会给他跟着刘邦造反的机会。
“陛下,按部就班即可。”
炎犀知道嬴政心急,值得信任的大臣基本都是军官,朝中李斯独木难支。
嬴政迫切需要自己人来处理政务。
“陛下,萧何此人,需得其心甘情愿为国效力才可。您若信臣,便安心等待。”
这样的人若是强迫,指不定干出什么大事。
如今的嬴政不能让人信服,但炎犀相信,有她在,秦只会越来越好。
倒是萧何这样的人才只会源源不断。
炎犀这次把人推出来,自是先给嬴政认识一下。
最终,嬴政只是给萧何升了一级。
“萧何,孤在咸阳等着你。”临行前,炎犀把自己对帝国的计划稍稍透露了一些给萧何。
萧何听后心神俱震,他需要思考。
至于刘季,炎犀将他带回了咸阳,省得他又干出把刑徒放走这种离谱的事。
还带累萧何保他。
而且炎犀看中了刘邦身边的那位,名叫吕雉。
这个女人,心志坚定、颇有才能,更重要的是,人品很好。
如今才二十出头的年纪,嫁与刘邦已几年。
上一世吕雉不到二十岁被父亲嫁入刘家。
当时刘邦已有一个非婚生子,名叫刘肥。
吕雉从未苛待过这个儿子。
家里生活并不富裕,刘邦时常与朋友们应酬,三天两头不见人影。
吕雉便亲率子女从事农桑针织,孝顺父母及养育儿女,过着自食其力的生活。
后来刘邦押解刑徒,因酒醉而使刑徒逃跑,只好亡命芒荡山下的沼泽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