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道源失衡的自我调节;甚至归真劫本身,也不过是更高层次的存在筛选道种的方式。
道婴双手结归真印,背后浮现九界道劫树虚影。树影交融处,显出一条被刻意掩埋的因果线:"劫因求存起,因执而盛,因悟而消。"话音刚落,神像右眼化为皓月,与左眼星辰交辉。殿顶突然洞开,露出外层虚空——那里悬浮着更多归真观!
九、三问终极
"三问:归真何处?"神像双手合十,掌缝迸发刺目强光。光中浮现无数归真者的终局:有的化道补天,有的另辟新界,更多的则是消融在归真路上,成为古道台阶的一部分。最震撼的是光之子结局——他并未真正归真,而是将自己拆解为九界道种!
!尘的道婴突然跃入强光。在光中,它同时经历所有归真终局,又超然其上。当光芒达到极致时,道婴与尘同时开口:"无处可归,无真可求。归真者,不过放下归真念。"神像闻言大笑,面部彻底凝实,赫然是尘自己的容貌!
十、观主之谜
神像面容定格后,整座归真观突然缩小,飞入尘的眉心。内视发现,观中多出个袖珍神像,正在识海开辟归真界。界中流淌着陌生道源,既非太虚亦非混沌,而是纯粹的"存在之力"。道婴盘坐神像肩头,开始自动推演更高层次的道法。
就在尘沉浸新境界时,背后突然传来脚步声。回首望去,台阶上站着九道身影——正是他在抉择之考中见过的各种可能性的"自己"!为首的灰晶尘冷笑:"你以为斩了己,我们就真的消失了吗?"
十一、诸我之争
九个"尘"各具特质。有专修太虚道的白袍尘,有彻底混沌化的灰晶尘,更有半人半器的青铜尘...他们代表被斩灭的可能性,此刻却因归真观认主而复生。九人齐攻,招式皆与尘同源却更极端。白袍尘的太虚剑气纯粹到极致,反而形成道源真空;灰晶尘的混沌吞噬毫无节制,连空间概念都一并吞没。
最棘手的是居中女相的青娥尘——她由尘心中对青娥的执念所化,招式不带杀意却直指道心破绽。每当尘欲下杀手,道婴便剧烈震颤。激战三日,归真界因此动荡。尘发现,每击败一个"自己",识海神像就黯淡一分。这才惊觉:诸我皆是道基,斩尽则归真失败!
十二、诸我和一
尘突然收剑盘坐,任九身攻击加身。道躯破碎之际,道婴结出归真印。印光笼罩诸我,将其化为九枚道符。符纸自动叠合,在道婴掌心组成立体道图。图成时,九身残念齐声叹息,化作流光没入神像。神像因此长出九条手臂,每条手臂掌心都睁着道眼。
归真界因此稳固,界中生出九种道泉。白袍尘化太虚泉,饮之可纯化道源;灰晶尘变混沌泉,浴之能强化体魄;青娥尘凝情泉,照之可明本心...尘的道婴取九泉水调合,炼出首枚"归真丹"。丹成时,虚空降下道音:"九我归一,归真始成。"
十三、归真之秘
服下归真丹,尘进入玄妙状态。他同时存在于九界每个角落,能感知所有道劫树的脉动。最震撼的是发现九界实为一体——如同九片花瓣,共生于同一株"归真花"的花托。而所谓的归真天,不过是花蕊处的微尘。
更惊人的是光之子踪迹。循着道种感应,尘在归真花蕊处发现光之子的沉睡道体。他并非失败,而是主动将自身化为花心,以维持九界平衡。当尘的道婴触碰光之子时,后者突然睁眼:"终于等到传承者..."
十四、传承之重
光之子道体已与归真花同化,无法移动。他指尖轻点,将毕生感悟传给尘。记忆中最震撼的是归真花的来历——此花生于"元初道主"的坟冢,而所谓的噬道皇、混沌劫,不过是坟冢守护者的考验。真正的归真劫,才刚刚开始。
传承结束时,光之子道体开始晶化。他最后告诫:"元初道主未死,只是沉睡。九界修士,皆是他梦中生灵..."话音未落,整个归真花突然震颤。花蕊深处睁开九只巨眼,正是尘在太虚界见过的噬道皇本相!
十五、道主苏醒
巨眼开阖间,归真花开始枯萎。花瓣(九界)边缘卷曲,道劫树集体落叶。光之子晶化的道体突然炸裂,碎片如箭射向巨眼。趁此间隙,尘被强制送回青铜门前。归真界中的神像突然传讯:"速归太虚,道主将醒..."
尘穿越界门时,背后传来惊天咆哮。回首惊见归真花正在崩塌,花蕊处伸出覆满道纹的巨手。更可怕的是,他体内道婴突然灰化半边,归真界因此失衡。九眼巨人的意念穿透界壁:"蝼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