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源不断地吸收山体的灵气,“难怪这里的灵气如此浓郁,这尊药炉一直在滋养周围的灵脉!”
白灵凑近药炉,指尖的灵植灵气与炉身的纹路产生共鸣,炉口的雾气变得更加浓郁:“你看炉壁上的纹路,记载着上古炼丹的方法!还有这些凹槽,正好能放置不同的灵草,是按五行相生相克排列的!”她试着将一株灵雾草放在凹槽中,灵草瞬间化作绿色的灵气融入炉身,药炉发出轻微的嗡鸣,显然还能正常运转。
药猪兴奋地围着药炉转圈,用鼻子拱着炉底的基座,基座上立刻亮起一道符文,露出一个暗格。张铁牛打开暗格,里面存放着一卷兽皮卷轴,上面用上古文字记载着药炉的来历——这尊“百草炉”是上古先民炼制灵丹的神器,能融合草木灵气与地脉之力,炼制的丹药有生死人肉白骨之效,后来随着青铜殿一同沉入海底,部分山体抬升后才留在了山洞中。
卷轴还记载,百草炉需要三种核心灵草才能启动:蓬莱岛的“灵雾草”、青铜殿的“海灵花”、山巅的“天露草”。巧合的是,前两种灵草他们已经找到,只差山巅的天露草。药猪似乎看懂了卷轴,对着山洞外的山巅狂吠,显然知道天露草的位置。
休息半日补充体力后,他们跟着药猪向山巅进发。山巅比半山腰更加险峻,岩石裸露在外,常年被海风和云雾笼罩。药猪在前面开路,用身体撞开挡路的碎石,药鸡们则飞到云雾中,用啼鸣声指引方向,防止迷路。经过半日跋涉,终于在山巅的一块巨石上找到了天露草,它生长在石缝中,叶片上凝结着晶莹的露珠,正是吸收云雾灵气形成的天露。
返回山洞后,张铁牛按照卷轴记载,将三种灵草放入百草炉的凹槽中,白灵则运转灵植灵气激活炉身符文,药猪趴在炉前,将体内的草木灵气源源不断地输入炉底,药鸡和药狗们也围在周围,用各自的灵气辅助。
随着最后一道符文亮起,百草炉发出耀眼的绿光,炉口的雾气凝聚成一朵绿色的灵花,散发出的药香让整个山洞的灵草都在轻轻摇曳。张铁牛将手放在炉耳上,能清晰地感受到灵草在炉中融合、提纯,草木灵气与地脉之力在聚灵符文的作用下形成完美的循环,比他在南疆炼制丹药的效率高出数倍。
半个时辰后,炉口的灵花缓缓落下,化作三枚碧绿色的丹药,丹药表面流动着草木纹路,散发着能清心提神的香气。“是‘百草丹’!”白灵惊喜地拿起丹药,“卷轴上说这种丹药能瞬间补充灵气,滋养经脉,对修炼者有奇效!”
张铁牛将其中一枚丹药喂给药猪,药猪吃下药丹后,周身的灵气变得更加浓郁,鬃毛闪烁着银光,兴奋地在山洞里转圈。他又取出一枚丹药,与白灵分食,丹药入口即化,一股清凉的灵气顺着喉咙流入丹田,之前攀登的疲惫瞬间消散,经脉中的灵气变得更加活跃,连医气和灵植灵气的运转都顺畅了许多。
“这百草炉果然是神器!”张铁牛感慨道,他仔细检查药炉,发现炉底的聚灵阵虽然有些磨损,但核心完好,只要定期注入灵气,就能长期使用,“有了它,我们能炼制更多适合蓬莱岛灵草的丹药,还能修复青铜殿的聚灵阵。”
白灵在山洞四周布置了隐蔽的阵法,防止外人误入,又在药炉周围种植了灵雾草和天露草的种子,用灵植灵气催生,确保药炉有足够的灵草供应:“我们可以在这里设立临时据点,一边研究百草炉的炼丹术,一边修复青铜殿,等彻底稳固蓬莱岛的灵气再离开。”
接下来的几日,他们留在山洞中研究百草炉。张铁牛按照卷轴记载的方法,尝试用蓬莱岛的灵草炼制丹药,药猪负责寻找最合适的灵草,药鸡们用灵蛋灵气辅助提纯,药狗们则守护在山洞外,防止野兽靠近。白灵则用灵植灵气修复药炉的磨损,让炉身的符文更加明亮,丹药的品质也越来越高。
离开山洞前,张铁牛用医气在百草炉底部留下一道印记,只要药炉出现异常,他就能通过医气感知。药猪似乎舍不得他们离开,一直用鼻子蹭着张铁牛的手心,白灵笑着将一包灵草种子放在它面前:“我们会经常回来的,你要好好守护药炉和灵草,等我们下次来给你带南疆的灵草。”
药猪叼起种子,跑到山洞深处藏好,然后回到药炉旁趴下,像个忠诚的守护者。张铁牛和白灵看着它的样子,心中一阵温暖,这只通人性的药猪不仅帮他们找到了上古药炉,更让他们感受到了蓬莱岛的灵气与生机。
返回海边渔村时,他们带回了用百草炉炼制的丹药,分发给村民们调理身体。老渔民服用丹药后,多年的风湿顽疾明显好转,对他们感激不已,主动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