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出来,拍了拍,“咱们社科没有理工科那么财大气粗,资源有限,所以惠老师和吕老师,争取又争取,申请下来课题组每人一千块的阶段奖金。瞧瞧,热乎的,今天上午一早去银行糗来的,就是这时候红包不好买,有的是新年快乐,有的是百年好合,大伙儿凑活凑活吧,”
此话一出,一屋子人又都欢快起来。
“没啥,都是喜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一千啊?真的啊?”
“我正好要换个诺基亚3310呢?这下正好够了啊。”
“谢谢惠老师,惠老师,晚睡!”
“吕老师呢?”
“啊,吕老师也,晚睡!”
“哈哈哈~~~”
“好了啊,都有,来我这儿签字领红包。”李乐又嚷道,
“李师兄,那个,有几个离开的呢?”
“他们也有,都出过力的,哪能拉下,你们谁通知一下来领。”
“好好,谢谢!!”
吕申这时候手肘一滑,屁股一拧,凑到笑眯眯的惠庆跟前,低声问道,“惠老师,你这,没和我说哇?”
“哦,这还是临来时,李乐提醒我的,要不然我也想不到。”
“嚯,我还以为.....”
“李乐说了,都是学生,不能让人白干活不是,一个月那点儿生活费,和男朋友女朋友的出去逛逛街,吃顿饭,看看电影,那还有的剩?能补贴就补贴点儿,别让人学生背后嘀咕。”
“呵呵呵,倒也是,想不到李乐比咱们懂这人情世故啊。”
“是咯,以前没这个概念,可如今,咱们,也得琢磨琢磨,转换转换思维,不能总把学生当牛马用。”
“对,有的导师就忒不是东西。”
“诶,共勉吧。”
惠庆看到人都领了红包,喜气洋洋的劲儿,拍拍手,“好了,都有了吧?”
“有了有了。”
“那咱们继续,李乐,连电脑。”
“诶。”
。。。。。。
“诶,李乐,我怎么多了五百?”
会馆二楼的学工食堂,小山一样浇了肉汤的米饭后面,李乐露出脸,看了眼对面的连祺,“哦,你不是经常私车公用么?”
“真不用,出差时候,我有在课题组报销油费的。”
“在市区呢?你拿着吧,你自己愿意那是你自己,组里该出还得出。”
“那多不好意思?”
“有啥不好意思的,收着,回头入账时候,记得找油票。”
“谢谢你了。”
“嗨,客气啥么。”
瞧着李乐风卷残垣,连祺拆开纸巾递了过去。
“那个,刚才惠老师的意思,接下来要去重点的厂矿企业进行调研?”
李乐接过纸巾,擦了擦嘴,“嗯。”
“除了对现有的运营和经济财务状况进行了解,如果有档案的话,最好对过往的工厂建设情况、财务状况、相关的报告,厂内职工等等的人口学信息。还有一些厂办会议、职工大会的报告和会议记录进行了解。”
“因为这些报告和记录能够展示既往不同阶段,工厂运营情况以及当年所面对的困境,即便破产或者被并购时的相关资料,也能反映许多当时出现的问题。”
“那不就和咱们在抚城新钢那边,做的差不多么?”
“对,就这个意思。不过,在那边还是比较偏向于个体的调研。”
“那你这次,有目标了?”
“有啊。”
“哪儿?”
“新化特钢和山南钢铁。”李乐笑了笑。
“又是钢铁厂?”
“这不是熟门熟路了么?”
“那,那,还是咱们俩?”连祺瞄了李乐一眼,低头用筷子夹起盘子里的米饭,小声问了句。
“不啊。这次多两个人。”
“多两个人?”连祺一抬头,心里,泛起些许遗憾, 可一想起昨晚开完会,李乐当着自己面给媳妇儿打电话问晚安,这才又回过神来,松了口气。
“谁啊?课题组的?”
“我一个师姐和一个朋友,他们也有个项目要做。”
“哦。”
“不过这事儿,你别和惠老师还有吕老师说。”
“嗯。我不说。”连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