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
“你反正记着就成,我可不想以后你整天追屁股后面要狗肉账。”
“不能吧,三哥能这么不守信用?”
“把不字去掉。”李乐笑笑,“还有,梦工厂那边,别把他们想的那么好。那个钱不是那么好拿的。”
“明白了。”
姜小军在边上听了半天,说道,“那我继续拉活呗?”
“肯定的,全家老小指望着你呢?”“老何,要不,再找华影那边商量商量?”
何坪摇摇头,“别惹麻烦,你以后还拍不拍片子了?”
“哎.......”姜小军一跺脚,叹了口气。
“丫轻点儿,机房最忌讳震动。这里也有你一份儿。”
“我特么......”
。。。。。。
从机房出来,已经下午六点多。四人商量一下,晚饭就是粤省特色的大排档。
“哪家?”姜小军挤进车里。
“我说了你能知道?”廖楠回。
“你不说我怎么知道?”
“小南记。”
“上次咱俩带着几个画师去的?”
“知道你还问我。”
“你不说我怎么能知道。”
“你打野。”
“你打野。”
瞧见这俩跟斗鸡一样,又开始掐,李乐捂着脸搓了半天,“开车开车。”
廖楠一脚油门,车子蹿了出去。走大街拐小巷,路过一处,李乐喊了声,“楠哥,慢点儿。”
“啊?干嘛?”
“这地方,我瞅瞅。”李乐指指路边的一处大院。
三人都转头,看到院门几个大字,“南山法院”。
“噫,这有啥看头?”
“你不懂,这对有的公司来说是胜地。”
“胜地?”
“可不,不败客。”
三人不明就里,都摇摇头。
小南记,一间开在居民区外犄角旮旯的一间大排档,一个不留心,就会错过。
典型的粤式大排档,炭炉、木桌、胶椅、不锈钢碗碟子还有瞧着不怎么整洁的露天环境。
不过姜小军和廖楠都说这里不错,讲究食材的新鲜,菜做的也精致,不是那种大火爆炒的一锅出几盘。
四人一桌,廖楠点了几个这里的招牌菜,盐焗奄仔蟹、豉油王大虾、豆豉鸡、羊腩煲。
“算了,这个羊腩煲换成白灼猪脷粉肠。”李乐来了句。
“咋?”
“一群北方人,在这里吃羊肉?”
“哦,也对,换,换。”
菜上的很快,李乐几筷子下去,给了个七十五分的评价,这种宵夜摊子,吃的是个氛围,至于菜,新鲜足矣。
“诶,你就这么出来,不遮着盖着点儿?”
有人发现姜小军,上来要签名,李乐从包里拿出笔和本子递过去,问了句。
“我就是一导演,客串演员,哪那么多讲究,再说,你以为我这种糙汉子,不上电视荧幕,有几个能认出来。”姜小军签完名,撕下来,递给旁边那桌的一姐们儿。转身扒拉一下何坪,“现在有个词儿叫偶像是吧?”
“嗯,广义上的单体膜拜对象叫偶像,你说的那是,基本上一无是处,纯靠包装出来的,用长相来哄哄小女生小男生的那种。”
“不过,人家能挣钱啊。”廖楠回了句。
“花期太短,才狠命捞钱。没个几年就销声匿迹了,这行就是后浪推前浪。”
“对,得当艺术家。”李乐笑了笑。
姜小军问何坪,“你是艺术家不?”
“我不是,你是不?”
“那我都老艺术家了。”
“怎么论的?”
“年龄到了,就是,”
“我以为靠作品呢?”
“作品算个屁哇?”
“没作品也能叫艺术家?”
“有个词儿,理论艺术家。理论上的,艺术家。”
“艺术,讲究的就是一个打哪指哪!”何坪忽悠悠接了句。
三人琢磨琢磨,随即,拍着桌子大笑,“真特么......”
有酒有肉,岭南冬天的风不刺骨,夜无寒露,四人吵吵嚷嚷,兴高采烈。
等大排档开始上满人,气氛正浓时,忽然由远及近脚步、呐喊声从街巷那头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