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镇政府大会堂,一片寂静,三百多名与会者,无论男女老少,皆竖起了耳朵,而嘴巴却紧紧的闭着。
此时,他们极想听到郑秃子郑老师的高见。
郑秃子眼睛睁得大大的,他看了看章书记,又用求助的眼神看着罗小锣,显然他心中还十分忐忑,对政府这次的大度仍有些捉摸不透。
“郑老师,”罗小锣把嘴巴凑到郑秃子的耳边,小声道:
“这个大鸣大放的会议,从上面到地方都在召开,我们太平镇今天也是搞的专题会,如果你的头开好了,章书记一高兴,什么事情都好办了。”
“真的吗?”
“当然!”
郑秃子侧身,瞥向书记章新月,此时的章书记正满眼期许的望着他,他心陡的一热。
想了想,或许提了意见,别人就会跟着提,提得快会议也结束得快些,待会议结束了,自己就拉贾仁慈这个流氓找章书记评理。
“好嘛,我给政府提几点。”郑秃子道。
“这就对了嘛!郑老师你尽管提。”章新月点了点头。
此时,他突然认出了郑秃子旁边的那个小子,他用肘碰了碰罗小锣的腰,把嘴朝贾仁慈呶了呶:
“小锣,怎么回事?这小子不是新河村长送给贾豆腐的那个儿子吗?他怎么跟着老郑上来了?”
罗小锣点点头,苦着脸低声道:
“章书记,不错,那娃儿就是新河村长的儿子,叫仁慈,不知怎的,这仁慈不上台,老郑就不上台,原因还没有完全搞清楚,待老郑发了言,我们再细问吧。”
一旁的贾新河眉头紧锁,他也很懵逼,不知道为什么贾仁慈会与郑秃子搞在一起。
他是会议的书记员,不好说什么,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
“郑老师,你向前一步,开始吧!”
章书记说完,就使劲的鼓起了掌。
众人也跟着拍手,一时间掌声雷动。
郑秃子走到主席台前的麦克风面前,清咳了两声,待掌声停下来后,便开始给政府提意见。他接连给政府提了三个意见:
第一他说镇政府不应该在财政吃紧的情况下,拨款维修学校。
第二他说前两个月抗旱,书记章新月奔走于各个村社,不辞辛苦,加班加点,甚至通宵达旦,最后还累出了一点小毛病,这个也不应该。做为一个镇的当家人,他应该保重身体才对。
第三郑秃子说镇长李元善经历过长征,身体多处受伤,身体本来很虚弱,他还拿出钱买白糖送给上场口的孤寡老人戴炳生。
他镇长更应该注意保养自己的身体买点营养品自己吃,身体不好,怎么带领全镇群众搞生产,步入社会主义?
听完郑秃子对政府提出的意见后,书记章新月的眉头皱在了一起。
做笔录的贾新河手里紧紧的握着自来水钢笔,却没有记下一个字,他只是闭着右眼,用左眼冷冷的看着郑秃子。
台下沸腾得厉害,有人小声说:
“这他妈那里是提意见,纯粹的表扬嘛!”
谁也没想到郑秃子这么“诚恳”的给政府提出了这么经典的三条意见。
“啪”的一声。
众人眼光看去,是书记章新月狠狠的拍了一下桌子。
顿时,原本喧嚷的会场一片寂静。
郑秃子苦着脸,颤抖着声音说:“章……章书记,我这个人就喜欢……直说!”
“直说?”章新月站起来,冷声道:
“你这是提意见吗,你这分明是在表扬嘛,你以为拍了马屁,政府就要表扬你?”
“前些天我才向县里管教育的领导推荐你,准备让你来接替小学校长,你这种溜须拍马的样子,能胜任校长的职务吗?”
“啊!”郑秃子惊叫一声,哪里曾想到还有这种好事,他一副哭相的说道:
“章书记,我真不知道政府哪些地方做得不好,我感觉做得很好。”
“政府带领穷苦人民翻身做了主人,政府带领我们逐步走向社会主义。”
“我郑功名今天有书教,有饭吃,有衣穿,全都是政府给的,我真找不出政府有啥缺点。”
“要不这样……书记说政府有缺点,那就请书记您提醒提醒,点拨点拨,如何?”
郑秃子连珠炮似的回道,看来心里慌得有一匹。
“你要让我说政府有缺点?你还要我点拨?”章新月被搞得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