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一则新画面影业炮轰国内电影市场分账不公,院线方贪得无厌的新闻,突然被爆出。
作为新画面的负责人,张维平在采访中强调,随着近几年电影拍摄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种道具包括明星演员的片酬大幅度的上涨,制作一部电影的成本已经比起早些年翻了几番。
而从电影市场化改革之初的制片发行方百分之四十三、院线方百分之五十七的这个比例,已经十分不适用了。
在他看来,华夏的片方已被“压迫”多年,为了华语电影的未来,院线方应该主动降低分成。至少已经达到2个点,让片方的分账比例可以达到百分之四十五。
同时他还贴心的替院线方找好了出路,那就是将这“百分之二”的损失,转移到进口大片上去。
商务部刚刚与美国完成谈判,从明年开始,华夏市场每年进口的好莱坞大片就要从20部增加到34部。
这数量多了,正好给了他们机会。
反正院线方一向喜欢放美国大片,完全可以通过数量的方式,将这“百分之二”赚回来。
张维平的这套说法,客观上来讲,也没啥错误。
但赶在张国师的《金陵十三钗》已经开始局部点映的当口,不得不让人深想他的真实目的。
可就算知道了这个老苟就是奔着一箭双雕的想法。
既装模作样地为行业出一把头,当一回勇士,还顺带着要宣传一波自己的电影。
你也没什么办法。
响当当的阳谋嘛。
要是真的能把这“百分之二”整过来,对所有的制片发行公司来说,都是好事啊。
果然,中影、华宜、博纳、光线等几家公司先后提出了支持。
既然有人出头,那么跟着摇旗呐喊还是没有问题的。
就在孙羿考虑,星空要不要也跟上的时候,韩董直接找上了他。
两人约在了一家很清雅的茶楼。
孙羿先为韩三屏斟了茶,然后率先开口。
“领导,这一波不会就是你年初让我签字搞的那个吧?”
他还记得,年初的时候,韩三屏就有过跟院线方谈判重新划分分成比例的想法,当时还让他这个“脚踏两条船”的签了字。
这半年都过去了,却也一直没什么后续消息了,直到这次张维平突然蹦了出来。
韩三屏被孙羿问的有些尴尬,他不知道如何跟孙羿解释才好。
拧着眉头,双手捧着茶杯,来来回回地摩擦了好一会儿,才长叹一声。
“这事,说是,也算是........说不是吧,也不是。”
这话可给孙羿说懵了,一脸狐疑的看向韩董。
心说,咱俩谈事就谈事,又不是算命,您老跟我打什么机锋啊!
韩三屏看着手中的茶杯,苦笑一声,叹气道:“这人一上了岁数啊,心肠反倒是软了。”
“说来不来你笑话,这事我原本想着是由中影牵头的,但奈何,第一次内部会议就没通过。”
“首先,中影的院线公司,就不乐意.........还得从长计议啊。”
听到这话,孙羿算是明白了。
这次的行动,中影是冲不了了。
中影集团虽然是国内的影视行业的“扛把子”,但由于当初是多个部门合并而成,内部各个子公司不说山头林立,也是各有心思。
尤其是院线公司,很多都是由以前的地方院线改组而来,这个地方保护的观念还在脑子里没有完全清理出去。
再加上别看中影每年参与制作并投资了很多电影,但其实院线收入才是整个集团最大的一块。
这一下子抹去两个百分点,不亚于自己割肉,那些地方院线公司的头头脑脑的能第一时间同意就怪了。
而从韩三屏刚刚略带平淡的语气,不难看出,他虽然是一把手,但也不想做那些“牛不喝水强按头”的事,想着还是要内部协调。
所以这事,就一直这么耽误下来了。
当然,风声肯定是早传出来了,不然也不能被新画面的张维平抓住了机会,趁机搞了一波宣传。
“让张维平闹一闹也好,我们这些人帮着他一块站台,只要大家拧成一股绳,我看院线方也拿我们没什么办法。”
“也让那些院线公司知道知道,现在躺着赚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
听到韩董这番话,孙羿的脸色变了几分,“韩董,院线公司也不容易的。”
“嚯,我倒是忘了,你星空旗下就有一家大院线,还是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