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富贵撇撇嘴,想着跟东北搭界,差别怎么这么大呢!
所谓的豪华套餐,一份里面只有六片烤肠,一个煎鸡蛋,配一勺某种黄豆子,绿色那是一丝么有。
敢卖十卢布。
按照李建昆他们昨晚聊天时说的汇率,那就是十六美元,乘以个3.7倍,将近六十块人民币。
国内不少人一个月工资。
李建昆喊住慕大娘,做手势示意她给身旁的斯拉夫姑娘也来一份,因为知道这话后者肯定不好意思翻译。【。3。】,
慕大娘开心应下,心想不愧是新老爷,八成比小费奥多罗夫老爷更有钱。
苏娃微微红脸,终究没能说出制止的话,桌面上的香气扑鼻而来,天知道嘴里分泌出来的越来越多的口水,忍得她有多辛苦。
“这杯茶你先喝吧。”
李建昆递过身前没动的红茶,苏娃欣喜的同时,碧蓝眼眸里掠过一丝怪异,无法分辨对方是看穿她的窘迫,还是本身就是一位热情的绅士,遂笑着接过,端到嘴边小抿一口,掩饰掉了随时会出糗的尴尬。
因为两位先生在认真干饭,苏娃也就没有打开话匣子,仅仅相互认识了一下。
李先生苦笑着表示,可能往后只能称呼她为苏娃小姐。
苏娃莞尔一笑,知道苏联人的姓氏对于外国人来说,确实很头疼。看看对方的姓氏多简单,一个“LI”而已,哪怕她都能发音标准。
“我的小甜心,好好享用吧,我多给了你一勺鹰嘴豆,还希望你跟两位先生解释一下,别让他们误会。”
“谢谢慕大娘。”
慕大娘叫什么名字,苏娃也不知道,反正大家都这么喊,这个店名也叫慕大娘餐厅。
火候正好的煎蛋用餐刀切下一小块,再用餐叉送到嘴边,苏娃慢慢咀嚼着,情不自禁地眯起眼睛,她记得自己上回吃鸡蛋,还是两月以前,那时候经济还没那么糟糕。
真的是一天一个变化啊。
遗憾的是,不是变好。
她没留意到的是,干饭人李建昆其实并没有认真干饭。
这姑娘吃饭的仪态,透露出不少信息,对于她的家教面貌、社会关系、文化层次,李建昆已有一个大致猜想。
李建昆瞥一眼富贵道:“没吃饱你再要几份。”
要是在别处,这话都不需要他说,富贵才不会跟这个壕无人性的家伙客气,问题是这饭味道可以,尤其是那肉肠,深得他意,但是吃得有些糟心。
李建昆补充一句道:“那两个货赚人家的钱,还不是这样。”
是啊!
通透了。
“那你跟她说,再来八份。”
四十片肉肠,合起来顶多两根,加上十个鸡蛋,不算多吧?问题是又没有别的顶饱的东西吃,比如包子馒头,富贵认为很合理。
李建昆用英文翻译完后,苏娃睁大眼睛,“多少份?”
然后慕大娘喜上天。
围观看客们惊呼不止。
当然不是因为富贵的饭量。
这年头谁下馆子,还敢为了吃饱?
富贵麻利干饭的时候,李建昆和苏娃双双吃完后,端着茶杯闲聊起来。
苏娃给他详细介绍了苏列斯拉夫尔小镇,这个镇子说小,其实不算小,苏联的行政地区划分,与国内大同小异,下设好多个村子,人们也赶集,这就是街道上为什么人满为患的原因。
李建昆问了好些问题,苏娃逐一回答。
苏娃对于这位刚搬来镇上的新老爷,挺好奇的,忍不住问道:“李先生你是做什么的?”
“生意人。”
苏娃并不意外,笑笑道:“听说市里现在有不少中国生意人,你肯定是其中的佼佼者。”
李建昆哑然失笑,不置可否。
让人意外的是,这姑娘以前在一家研究所工作,竟然是研究武器的猛人。
却是越来越对李建昆的胃口。
要知道这类单位,往往讲究一个口风严实。
不过,他还是准备再观察一下,说是找个翻译,但是在这边啥事都需要翻译,无疑他接下来想做的任何事,这个翻译都会知道。
因此此人必须靠谱。
见富贵也吃完后,李建昆用从陈亚军那里薅来的卢布现钞结账,慕大娘高兴得紧,连声说欢迎再次光顾,李建昆一边瞅瞅苏娃放在脚边的空空如也的编织篮,问道:“你是过来采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