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印良品也是一样的道理。
所以我不看好它们的长线。”
徐良收购这两家公司的战略很清晰,就是持有五六年时间然后出手卖掉。
“徐总,我们收购过来,可以调整它们的定价。”
“代价太大了,与其费这些事,还不如自己成立新品牌。不过我更希望你们能打理好现在的业务。”
无印良品还好,基本都是直营。
但吉野家在华夏是代理商。
你想自己做,中间就要牵涉到违约赔偿问题。
而且,吉野家上世纪九十年代进入华夏发展到现在,已经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品牌认知。
再重新调整产品定位,将涉及到品牌建设、采购渠道等一系列变化。
这可是个高难度的活。
弄不好,就是个四不像的下场,还不如从头开始,一张白纸好作画。
徐良:“而且无印良品跟泰华精品百货的业务是重合的,与其谋求无印良品,还不如做好泰华精品百货。”
“是,我明白了。”
“泰华精品百货线下店现在有多少家了?”
“目前有514家。”
“暂缓线下店面的扩张,着重发展线上业务。同时扩张线上的产品序列,你不是羡慕无印良品吗,你就好好研究一下无印良品的产品哲学。
收购就没必要了。”
听他这么说,陆觉也没再纠缠。
“老陆,现在泰华的业务已经很清晰了,总计分为三大板块。
第一,商业购物中心,以及附加的零售板块。
第二,地产中介为窗口,附加的居住房地产,包括住宅小区和公寓板块。
第三,就是写字楼、会议中心等物业。
作为纯出租物业,很难产生衍生的产业链,所以除了关键的一二线城市,不用过多去开发写字楼。”
“明白。”
“现在客隆超市和富华地产的市值多少了?”
“客隆超市1077亿港币,富华地产1128亿港币。”
“客隆的市值低了。”
客隆超市整合了华润万家和农工商后,营收已经过千亿港币,主营行业净利润接近120亿港币,按照零售行业比较盛行的10倍市盈率估值,也应该有1200亿港币左右。
陆觉:“可能跟我们现在的耗损率过高有关系。”
超市运营是允许有耗损的,大部分都在8%左右。做的最好的就是大润发,能压缩到3%,甚至更低。
更少的耗损意味着更高的利润。
这也是大润发能后来居上的原因。
可惜大润发战胜了国内所有对手,却输给了时代。
最后被阿里给收购了。
“客隆的耗损很高吗?”
“目前在9.4%。”
“原因呢?”
“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农工商、华润万家的供应链还没完成整合;
第二,客隆超市扩张的太快,我们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扩店上,内部管理虽然一直在做,但新人太多,培训没能跟上。”“既然你们知道原因,那就好好解决。我也不要求太高,一年内把耗损降低两个百分点,你告诉马家梁,他要是做不到,就可以直接退休了。”
“是。”
“公司现在的商业写字楼出租面积有多少?”
“375.24万平米,承租率7成以上,价格约为140元\/平米\/月。年营收在48亿华夏币左右。
不过今年公司还有几个商业综合体建成。
届时泰华的写字楼出租总面积将突破420万平米,营收也将突破70亿华夏币。”
徐良点了点头,“准备一下,把集团的写字楼业务剥离出来,成立一家子公司上市吧。”
“徐总,什么时候?”
“现在开始准备,争取在农历新年的时候,在香江和新加坡两地上市。”
“会不会太着急了?”
“再晚点,上市机会就错过了。”
明年四五月份,次贷危机就就会出现苗头,全球资本对房地产的投资都会变得谨慎。
“我明白了。”
“拿出25%的股份去融资,融到的钱先留在账上,等我的吩咐。
还有,从明年开始,富华地产暂缓拿地,着力消化已有的项目,降低公司的负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