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字志才?”
这个问题,哪怕到了后世也争论不休。
因为现在以单名为贵,双名之人很多都是平民,所以很多人认为,能够与荀彧交往的戏志才,出身必然不会太差,志才必是其表字。
就比如张牛角、张曼成、马元义、程远志这些出身底层的黄巾军将领,也只有他们取了双名。
正常来讲,东汉时期出生世家大族之人,极少使用双名。
甚至于,不知道是从哪部网络小说开始,戏志才原名戏忠,表字志才,已经成了许多网民的共识。
周琦此时见到了戏志才本人,内心八卦之魂熊熊燃烧,也想一窥究竟。
戏志才闻言,却是坦然说道:“某出身寒微,取了双名,并无表字。”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周瑾当初才没有透露戏志才的姓名,哪怕周琦见到戏志才本人以后再三询问,对方也没有自报名号。
他们也是担心,周琦听到双名以后,会下意识瞧不起戏志才。
周琦闻言微怔,随后作揖道:“是我失礼了。”
“然英雄不问出身,某亦出身寒微,麾下典韦也无表字。志才有经天纬地之才,必能名留青史,照耀古今。”
“我辈虽不能仰仗先祖,却可为后人之倚靠。”
面对周琦的安慰,戏志才倒也没有太大反应,他如今早已到了宠辱不惊的境界。
之所以才开始隐藏姓名,并非因为自卑,而是担心吓走了周琦。
此前在戏志才的经历中,因为双名之事,他已经失去过了许多次机会。
戏志才的回答,终于解决了周琦心中的疑惑。
事实上,史书记载其实已经非常清楚了,如果仔细了解一下,不难发现志才应该就是其名,而非表字。
为何?
上文就曾提到,《魏书》中记载戏志才的时候,也同时提到了郭嘉,这里用到的是郭嘉而非郭奉孝,其实已经可以看出些许问题。
以史学家的严谨,同时提到两人,其中一人直呼其名,另一人却呼其表字,几乎不可能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
按照常理来讲,要么两人都呼姓名,要么二者皆称表字。
戏志才与郭嘉两个名字并列出现,显然二者都是名而非表字。
除此之外,根据《后汉书》记载:及帝都许,以彧为侍中,守尚书令。操每征伐在外,其军国之事,皆与彧筹焉,彧又进操计谋之士从子攸,及钟繇、郭嘉、陈群、杜袭、司马懿、戏志才等,皆称其举。
这里除了提到戏志才以外,还提到了曹魏另外五位重臣,此五人皆以名称,不可能单独让戏志才搞特殊化,称其为表字。
从这里也能推断出,戏志才的确为其原本姓名,而非表字。
后世之人或许没法想象,拥有双名的戏志才,居然能够与颍川名士荀彧结交,这才强行给其安排了一个戏忠这个单名。
周琦不继续纠结单名双名这件事情,而是正色道:“今天降大雪,吾观安丰内外,许多流民衣不蔽体,食不裹腹,若不加以救援,恐怕今岁过后,必定尸横遍野。”
“然安丰境内,皆为几大家族把持,县衙上下,能听吾调动者唯有典韦、项弘、周湛三人。”
“欲救百姓,必需掌控县衙,欲掌控县衙,必须先除朱、黄两家。”
“不知先生,可有良策教我?”
周琦目光灼灼的盯着戏志才,想要看着这位久负盛名的顶尖谋士,是否果真有鬼神之策。
戏志才闻言,眼中却是闪烁着寒光,道:“我知明公志向不小,若明公想以安丰县为根基,不可存有妇人之仁,留下任何一个豪绅之家,当尽数铲除。”
戏志才此言既为周琦谋划,也未尝没有报私仇的意思。
周琦却深以为然,点头道:“并非我妇人之仁,然吾等势单力孤,当先铲除朱、黄两家,其余豪绅,可徐徐图之。”
戏志才闻言笑道:“若仅凭明公亦或志才本身,欲除尽豪绅皆不易也。”
“然二人联手,吾视安丰豪绅土崩瓦犬尔,短则半月,多则月余,必可以犁庭扫穴之势将之尽数铲除,永绝后患!”
周琦听到这里,当即精神大振。
按照他原本的计划,要深耕安丰县城苟着发育,期间开垦土地,大量招收流民,势必会与本地豪绅产生利益纠纷。
若不除掉他们,就没有办法获取他们世代积累下来的钱粮,周琦也就没有资本安抚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