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他们平时是怎么交易的,是让关外人进入北地然后自由交易吗,还是北地人出城交易。”
赵君详细的问着。
她心里有想法,后世唐朝不就有在边关开设互市的条约嘛,没准现在也可以尝试呢。
“回大人,是这样的,因为马鸿将军主管城门安全,所以匈奴一般是进不了城的,都是北地的百姓出城,不过交易的地点就在城门外不远的一处树林,从城门上能看见,相对也安全些。”
余兆一听见内史不追究还赞同,心落下许多,说话也更明了。
“嗯,行,这件事我知道了,我们还是先说说种植的事。”
赵君点头又把话题拐回正道。
“我现在有一批棉花要在北地种植,需要找大量的百姓帮忙,而且这种种子长出来不是粮食不能吃,但是可以做成保暖的衣服。”
“这不是粮食,北地的百姓恐怕不会愿意种的,而且北地还不缺保暖的衣服,他们都有从匈奴那儿换来的羊毛袍子。”
内史大人这件事恐怕不好办啊。
“这我知道,现在我打算这样,租百姓的土地让她们帮忙种植棉花,我按照每家棉花的产量给工钱和粮食。”
赵君当然考虑过了,不是粮食确实会让百姓不愿意种植,但是给工钱和粮食那就不一样了。
“真的吗,给工钱还给粮食!”
余兆一激动的站了起来,从来也没听说过这种好事啊。
“真的。”赵君肯定的点点头。
余兆一激动过后又犹豫的问道。
“可是百姓们都不会种植,要是产量不好那该怎么算。”
赵君挑眉,没想到这种时候这个郡守还精明起来了。
“这,我也是怕老百姓竹篮打水一场空。”
“这你不用担心,我会待在这指导百姓种植。”
“还有,凡是愿意领种子栽种的百姓,我会先给一笔奖励钱。”
“只要愿意种,就能先拿钱,不管有没有种好,这笔钱不要返还。”
赵君说的诱惑极了。
“真的,不管能不能种好都能拿钱,还不要还!”
这下余兆一的心踏实下来。
如果这样那应该还是有很多人愿意种植的。
“好,大人,我这就派人去通知百姓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