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一个县万元户都凤毛麟角的年代,三万块钱还真是一笔巨款。
真拿去买命,估计会有不少人愿意。
赵宏尴尬的说道:“这个钱可挣不了。不过我看那个怂货好像听到你说这些钱后,就开始心不在焉,我和虎哥下重手打,他的神都没回来,八成琢磨着怎么找官方要那三万块钱呢!”
唐大山这种表现,是郑庆仁想要的结果。
也许之前受到胡建荣的忽悠,觉得唐大海可能会被冤枉,可底气并不是那么足。又拿了对方的钱,所以自欺欺人的找来,也只敢躲在角落里等郑庆仁落单出来。
有三万块这么大的一个利在这里,游手好闲、偷鸡摸狗为生的唐海山很大可能会自我洗脑,坚信唐大海是冤枉,未来一段时间去找官方折腾一番。
这样就没心思放在郑庆仁这边,不用担心董庆庆和郑星禾的安危。
现在的郑庆仁也不差钱,席面的规格很高,可以说是县城的第一档次。
按照正常的搭配,这样规格席面搭配的应该豪县的老井贡酒,可现场是比老井贡酒价格低了不少的旭日酒。
但是现场的人没有微词——几乎所有人知道,这个旭日酒厂,是郑庆仁的产业。自己家办事喝自己家的酒,没毛病。
上菜,郑庆仁举着酒杯挨个桌子敬酒,在郑保进、董英才的那桌多喝了几杯,随后就回到自己的桌子上,郑庆仁刚坐下,就有几个年轻人在董正浩的的带领下来给他碰酒。
这些人郑庆仁只是见过面,知道他们是董庆庆那边的几个堂表兄弟。在和董庆庆刚结婚的那一两年,就算遇到面,也没搭理过郑庆仁。可以说只见过面,没说过话。
此时都端着笑脸。郑庆仁也懒得计较以前的态度,也笑脸相迎。
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客人开始散场。
董英才在郑保进、郑应华的招待下,喝的满脸通红,在董正浩的搀扶下上个了一辆三轮车拉了回去,伍璐单独骑着一辆自行车。
除了郑庆仁一家,小郑村的其他人出了饭店,也都直接回了小郑村。郑宏伟几个人回了佳仁厂里。
新家里,只剩了郑庆仁一家六口。
郑洁欣陪着董庆庆把家里重新整理了一下,郑保进酒喝的也不少,斜躺在沙发上端着一杯浓茶,徐玉琴则带着郑星禾在一楼专门留给老两口的房间里睡觉。
整理物品的董庆庆忽然喊了一声:“庆仁,你来看一下。”
郑庆仁望去,看到董庆庆手中正端着谷诗送的那个礼盒。
不是一套餐具,有什么需要吃惊的?
起身走了过去。
董庆庆把礼盒敞着口,摆放的物品一目了然。
里面的物品很简洁,只有五双筷子,和五把汤匙,一把小刀,五根牙签。
郑庆仁一眼认出,这些餐具都是象牙制品,从呈现微红的色泽上看,还属于最优的血牙,上面有着精美的雕刻。
挺贵重!
这套礼盒董庆庆有印象,是郑庆仁拎着去饭店交给董庆庆保管的,当时董庆庆还以为就是普通的礼品,此时打开才发现,这个礼盒价值不菲,因此很好奇的问:“这是谁送的?”
郑庆仁不打算隐瞒,说:“谷记者。”
董庆庆心里有些异样,不过表情没变化,问:“谷记者怎么知道我们搬新家,还送这么贵重的礼品?”
“我也不知道她是如何得知我们搬新家,也不知道她送的礼品这么贵重。”
郑庆仁确实不知道谷诗如何得知自己要搬新家的消息,也不知道谷诗的礼品这么贵重,不过知道这是谷诗的性格。
来而不往非礼也。郑庆仁的几件化妆品送到了谷诗心坎里,回礼自然也是精心。
想到此,赶紧补了一句:“谷记者可能也是对上次在颖阳被夏贵刺伤我及时送医的感谢吧。但是这么贵重的东西咱不能留,你先收起来,下次遇到她还回去。”
董庆庆点头:“谷记者帮过你不少忙,理应咱们感谢她。她又送这么贵重的礼品,我们确实不该收。”
听郑庆仁不打算收这个礼品,董庆庆心里舒了口气,虽然还有不少关于谷诗的问题想问郑庆仁,但是忍了下来。
继续整理物品,完成之后,上楼去了主卧,把从董家带回来的个人衣物摆进了柜子,重新铺了下床铺。顺手把郑庆仁的个人衣服也整理了下。
一米八宽的大床,上面一套绣花的紫色四件套。
以后,一家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