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鹊桥仙·纤云弄巧》,可是那首诗词用在这种场合,叶轩墨觉得还是不太合适。
杨乾绪看到叶轩墨这状态后,主动出言解围道:“子义定是这段时间舟车劳顿辛苦了,没有状态也很正常,那今日诗会要不就算了吧,我们在此欣赏欣赏其他学子的诗词也好。”
听到这话后,叶轩墨笑着拿过纸笔,便在纸上写下一篇诗词。
“既然来了,那自然是要留下作品留待后人瞻仰,人生最多不过百岁,但这诗文却能流传千古。”
杨乾绪听到叶轩墨的话后,他沉默了,他喜欢诗词,自然也有诗才,可是他却只敢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去观看各类诗词大会,不敢提笔,看到叶轩墨这模样后,他笑着开口道。
“不错,子义说的好,我们确实应该留下一些诗词留待后人瞻仰,既然如此那本公子也来凑凑热闹。”
说完之后,杨乾绪也提笔在自己面前的宣纸上写了一首诗词,写完之后,他转头看向叶轩墨叮嘱道。
“子义,为了保证诗会评选的公正,大家是不能署名的。”
叶轩墨听到这话后,笑着点点头答应道。
“多谢杨公子提醒。”
随后,杨乾绪便安排李二将这几篇诗词交到这负责收集诗词的官员手中。
一盏茶时间后,这负责收稿的官员看向在场的学子问道:“可还有愿意出手一试的才子?若是没有,那本官便要将第一场的诗词交给诸位大人点评了。”
看到确实没有学子交稿后,这位官员便捧着自己手中的诗词交给了几位大人。
这诗词一到诸位大人手中后,这些上交了诗词的学子便紧张起来,谁不希望自己的诗词能够脱颖而出,谁不希望能够名扬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