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天刚亮,陛下就火速传召,将政事堂、六部、大理寺、都察院、......各个要害部门,凡是名字没有出现在胶东王“账本”中的高级官员全召进皇宫,然后正式将楚宗宝、胶东王犯下的累累罪行,以及“账本”内记载的内容全部公之于众。,幻′想!姬¨ ~哽¢鑫·罪,筷_最后,命这些人组成一个庞大的会审班子,对这些案子进行集中调查审理。
作为平雍州之乱和侦办胶东王谋反案件的首功之人,李元吉自然无法置身事外,直接被陛下塞进了这个恐怕是大楚立国以来最豪华、最庞大的会审班子。这样一来,他又成了泰安城最忙碌之人,接下来,他每天不是在抓人,就是在赶去抓人的路上,忙得不得了。人抓完了也闲不下来,还要乖乖地留下和大家一起讨论案情,查漏补缺,搞得好像哪里都离不开他。而且,就算案情讨论清楚了他也溜不掉,还得老老实实地坐在一众朝廷大员身边,认真听,认真看。这可是陛下、大皇子对他的特殊交代,目的很简单,就是想让他多学,多看,好快点成长起来。
经历了一个月没日没夜的突击问审,“账本”中记载的贪污受贿、徇私舞弊之类的问题才终于查处完毕。结果相当惊人,里面没一件冤假错案,记录的内容全部属实。看着这样的结果,李元吉不禁暗暗感叹:好家伙,这胶东王还真是“青天”在世、“断案如神”啊。
只不过这些人全是小鱼小虾而已,有个别的问题的确有些严重,不过,跟楚宗宝挑起两国战争、胶东王谋朝篡位一比,也只能算是无关痛痒的小鱼小虾,所以处理起来还算顺利。真正麻烦的还是楚宗宝和胶东王的问题,它们不光严重,而且极度隐蔽,相关的人、事,这些“账本”里面半点都没有涉及。众人费尽了心思也只是挖出了几个可能的嫌疑人而已,而且人家还打死不承认,所以,最后除了干瞪眼,大家全无计可施。
见案情陷入僵局,在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陛下终于秘密召见了这个陪伴了自己大半辈子的“好”兄弟。?墈?书¨屋` ¢耕¢薪\最¢全-当时,除了大皇子、公主、福公公、李元吉、萧虎五人,一切闲杂人等都被赶出了宫殿,所以外人根本不知道这个夜晚究竟发生了什么。只知道到了第二天,一直对大家不屑一顾、爱搭不理的胶东王的态度突然发生了惊天转变,不仅干脆利落地承认了自己结党营私、构陷皇子、谋朝篡位的惊天罪行,而且还将那些还未浮出水面的证据、证物、同党一股脑全给倒了出来。
这个变化来得实在过于突然,众朝廷大员直接傻眼了,直到大皇子、李元吉开口说话,他们这才恢复冷静,稳住局势。
带头大哥都老实交代了,剩下的小喽啰自然就没什么负隅顽抗定力了,当即认贼伏法,哆哆嗦嗦地承认了谋逆的事实。
又过了半个月,该认的认了,该抓的抓了,终于尘埃落定。等最后一个涉案人员被押下大堂,满堂文武大员当即齐齐瘫靠在椅背上,长出一口气。这两个月以来,他们真是忙坏了,也记不得开了多少次堂,审了多少个贪官污吏了,只知道每天都有同僚被拉上来,然后又被押下去,其中有的还是自己的朋友,甚至是亲属,搞得他们自己也是战战兢兢,惶惶不可终日。现在好了,终于结束了,他们也可以把心放回肚子里去了。
就在诸位大人还沉浸在完成任务的喜悦中时,有两个反应快的突然站起来,转身面向坐在后面最高处的大皇子殿下,双手一拱,笑意吟吟得喊起来:“恭喜殿下!贺喜殿下!殿下烛照幽微,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以天纵之智、雷霆之断,勘破逆党奸谋,乃天命所归,百姓之幸。今逆案破,朝野肃,陛下天威护社稷,我大楚定当万方辐辏,九域咸宁,国祚绵长如江河。”
这一喊,剩下的朝廷大员们也赶紧站起来,争先恐后的转过身去,好一阵歌功颂德。¨看¨书′君. ¨追′最·薪¢蟑*截`
李元吉就坐在大皇子下面,而且正聚精会神地想着一会儿回去了要带文秀去哪里玩儿。众人全转过来时,他依然慵懒地靠着椅背,沉浸在与文秀花前月下的温柔乡里,丝毫没意识到自己已经如鹤立鸡群一般给围在了中间。等众人扯着嗓子大拍马屁时,他这才幡然惊醒,于是也赶紧站起来。不过站是站起来了,不过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想了一下后便象征性地张了张嘴,想着既然大家的声音这么大,大皇子想必也听不出自己在滥竽充数。
他想的没错,众人都扯着嗓子喊,大皇子的确听不出具体某个人到底说了什么。但是他也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大皇子好歹也是远近闻名的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