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正式拉开序幕,主人公小四因为成绩的原因并没有去日间部。-r¢w/z+w¢w\.*n,e·t_
简单的介绍一下日间部和夜间部的区别。
首先是上课时间,顾名思义,日间部在白天上课,夜间部要在夜间上课,从而导致毕业时间有所差异,夜间部的学生可能要读得更久。
在学生成分上,日间部的学生要更优秀一些。
小四的父亲执着于自己的孩子去日间部,有点像家长希望孩子进入优等生班级。
……
又是一个热烈的夏天。
长镜头。
镜头一直保持中景,画面中的人物动作缓慢,整个画面十分的平静。
让人很容易联想到阿巴斯的影片,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舒适。
长镜头持续了整整一分钟的时间,演员职工表全部播报完毕,看到导演一栏,粉丝心满意足。
多年的等待是值得的。
小四和他的父亲一起骑自行车走在街道上,二人并肩骑行,谁都没有说话。
镜头一切,场景换到了一家刨冰店。
台湾的电影中,经常会出现刨冰,蔡明亮的《青少年哪吒》,哪咤的父亲也经常带他去吃刨冰。
小四的父亲,郁闷的点上一根香烟,一旁的收音机播报着高考录取人员。
一个接着一个名字被念出。-x_i/n^r′c*y_.^c-o¨m′
“叶明申,王良玉,张光宇,林登斌,以上是国立政治大学……”
焦虑的味道越来越浓烈,小四的父亲将香烟捏灭,然后放入香烟盒中。
对面的小四,依旧在吃着刨冰。
镜头终于给到了旁边店老板的女儿,她神色落寞依靠在椅子上,今年的她又落榜了。
电影的前四分钟,一直营造着不安的氛围。
环境是美丽的,动作是轻缓的。
但那种危险感,却在电影内充斥着。
国民三十八年前后,数百万的华国人移居宝岛省,绝大部分的人只是为了一份安定的工作,为了下一代人拥有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
然而,在这一代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一直生活在对前途的未知恐慌之中。
这些少年,在不安的氛围里面,往往以组织帮派来壮大自己幼小薄弱的生存意志。
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电影走到这一刻,就已经暴露出他的哲思性。
镜头一切,俯视视角,来到一处剧组。
炎热的夏天,剧组的人员摇着蒲扇,镜头中间的导演和演员发生了争吵。
演员想要换一个颜色的服装,导演不肯,因为他们拍的是黑白片,穿什么样的衣服都无所谓。_a~i_h·a?o\x/i¢a~o`s_h^u,o!..c-o\m/
演员挑剔,双方的争执愈演愈烈,最后以导演的妥协收尾。
女演员随便找了一个地方,准备换衣裳。
镜头缓慢上移,剧组的上方是小四和他的朋友小猫王。
二人趴在房顶横梁上读着小人书,吃着零食,静静的看着剧组人员。
看到正在脱衣服的女演员,调皮捣蛋的少年丢了两本书下来,惹得女演员一声惊叫。
大爷提着手电筒发现了这两个调皮的少年,迅速追赶他们。
手电筒在这里是特殊的意象。
主人公要用手电筒去探寻这世间的光明,当他遗弃手电筒时,也代表着他对这个世界充满了绝望。
在大爷的穷追猛赶之下,小四还是被抓住了。
小四对一切都感到无所谓,性格倔强,一言不发。
就在大爷审讯小四之际,朋友小猫王丢了一块石头,砸碎了保安室的窗户。
就在保安出去追寻小猫王之际,小四偷走了保安的手电筒。
惊险的一夜。
小四用手电筒照亮,时不时还能够照到树林里一些正在亲密的情侣。
二人一边跑,一边唱着低俗的歌谣。
打kiss泡miss!
打kiss泡miss!
调皮捣蛋的二人来到了夜间部,准备上课。教师发放试卷,学生们开始答题。上完课后,燥热的少年们开着低俗的玩笑,猜测着女孩内裤的颜色。
他们拉群结派,为了获得安全感,俨然将学校变成了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