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头念着罪状,应州主帅荒七一一认下,并道出与谢家大公子和王副将的结盟书内容,此案公之于众,燕北军哗然。·0.0\小/说.网′ _无!错^内.容.
王副将不仅夺权害方将军的性命,还竟然与敌国主帅通信结盟叛国,亏得他们跟随了王副将的调动,一时间燕北军中都沉默下来了。
小团子拿出手中兵符,底下燕北军跪了下去。
那些曾经跟过老晋王的老兵竟是热泪盈眶,方将军接掌燕北军后,将他们这些老兵边沿化了,方将军身为同样跟着老晋王的老兵,他为了得到兵权,仇视他们这些老兵,这些老兵早己经含怒于心。
而今他们终是守得云开见月明,见到了老晋王之才的长公主,他们总算消了怒火,更是激动无比。
方诚看着底下的老兵,心头惭愧,也跟着在台上朝长公主跪了下去。
小团子上前当众审案,又让王副将与荒七画押,而后荒七被带了下去,王戍却当众军法处置,乱箭射死。
右相府的幕僚刘先生看完这一切,知道自己是跑不脱了,只好上前顺势接了长公主手中的罪状纸,并说会带回京都,交由曹相呈上朝堂,揭开谢家长子叛国案,定要谢相给个交代。\看+书/屋+ ′更!新¢最/全_
经此案公审后,小团子在燕北军中有了威名,加上寰州军,再次攻打应州不在话下,何况眼下的应州,群龙无首,郭玉做为新进门的将军夫人,应州军根本就不服她。
眼下应州乱成一团,要不是流沙窟出来的都是匪徒,行事阴狠,恐怕郭玉连住在将军府都不得安生。
小团子擒拿住荒七,应州军便难以反抗,除非上边又派来新主帅,可是应州出事的战报被郭玉压下,根本没有传给古里族大家主,倒也是方便了小团子他们的行动。
宋九夫妻二人送走了曹府幕僚离开后,夫妻二人正犹豫着什么时候回岭南时,岭南突然在此刻来了家书,是大嫂亲笔所写。
家书中大嫂言词简洁,没有多少的情绪,只是问夫妻二人何时归岭南,且让他们回去之时传信,他们好提前准备替他们接风洗尘。
宋九放下信,问那送信来的驿馆小吏,这信从岭南送来燕北,估摸着要多长的时间?
那驿馆小吏盘算了一下,说道:“回王妃的话,估摸着月余了,毕竟不是紧急的军情。”
宋九立即看向身边的丈夫。
任荣长疑惑的看着媳妇,莫非有什么不对?
宋九给了驿馆小吏赏钱,待人走后立即将人关上,拉着她家夫君来到里间,小声说道:“时间上不对,一个月前大嫂他们最多才安顿好,不会巴巴地送家书来催咱们回去。~o÷完?/本e神Dt?站|μ? ÷}更~§?新,|!最??_全ˉ÷”
任荣长着急起来,“媳妇,大哥他们可是出什么事了?”
宋九也说不上来,就是觉得大嫂写的信有些古怪,要是放在往常,大嫂给她写家书,定会交代一下他们安顿得怎么样,齐哥儿可有找私塾,有没有请先生,还有他们在岭南的王府大不大,要买多少仆人。
可是这家书中什么也没有提,甚至都有些疏离感,可是家书上的字迹的确是大嫂亲笔所写。
宋九心头焦急无比,任荣长见媳妇如此忧愁,忍不住说道:“媳妇儿,咱们回岭南去。”
宋九也想,可是她放心不下小团子和孩子们,他们带着燕北军能夺回失去的州郡么?朝堂上又会起什么变化?
谢家失去一个嫡长子,想来结下了仇怨,又要怎么对付他们呢?
夫妻二人正说着呢,小团子带着弟弟妹妹们进来了。
刚才几个孩子来到屋里不见爹娘,就听到爹娘在里间说话,不想听也听了个全,这会儿更不想爹娘为难,他们是进来相劝的。
贤王被“贬去”岭南,那是弟弟的计划,小团子也能猜测得到,留在京城反而处处受制,只有远离京城,他们一家人一起努力,才能强大起来。
而岭南王府里,没有爹娘坐镇,恐怕家中长辈根本无法压制住那些地方官员,尤其开通了海夷道后,原本只敢走私的商船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的上岸,想来贸易会更加的发达起来。
所以如今的岭南才是最重要的,小团子认为不能自私的将爹娘留在这儿,夺回余下的州郡,那是她做为燕国长公主该承担的责任。
宋九夫妻二人被孩子们劝住了,决定先回一趟岭南,尤其宋九还担忧家中二哥转运使的官,从没有做过官的二哥,他可曾适应,尤其他还是最先去的岭南。
要与爹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