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唐知道,再也留不住师叔祖,并不再坚持。
十分耿直地,拿出了岛上最大的一艘电动船,还把其它船上,能够匹配的电池,也都卸下,作为备用。
准备了一大堆物资,精心打包,让乔明他们,务必带上。
唐校长的一番盛情,十分诚恳,并不仅仅是因为,想要孝敬宗门前辈那么简单。
王老师和乔明他们,带来的土豆、种子,以及那些,立即便缓解岛上窘迫境地的,各种其它物资。
算得上是,挽救了全岛,上百号人口,几乎必死的命运。
乔明坚决地拒绝了唐校长的好意,对于作为备用的电池,也只收下一半,不想占用太多。
相对于自己这支,还算兵强马壮的队伍而言,岛上的众多老弱妇孺,更需要这些资源。
电动船,发出极轻微的电机声音,缓缓驶离小岛,将老唐和一众送行的人,渐渐甩在身后,越来越远。
不知道,还会不会回来。
如果有那么一天,不知道小岛上的人们,还在不在。
小船劈开平静的水面,徐徐前进,微风拂面,十分的安逸。
大家都静静地享受着,这难得的宁静。
只有王老师,从出发开始,就一路喋喋不休。
这胖子,这两天只要稍有空闲,便捉住乔明,不停地灌输修行的各种基础原理。
王老师本来的目的很简单。
就是要尽自己的努力,引导着这根骨奇佳,先天强大,如怪胎一般的乔明,尽快地走上正道,强大起来。
不要堕入那魔道中去。
乔明本就好学,又一点即破,有些本来机巧异常的窍门,人家才刚刚说上半句,这家伙便能够立即理解得十分透彻。
而且,许多的道理,一旦举一反三,讨论起来,有些感悟,就连王老师也觉得惊诧不已,反过来还颇有受益。
这样的交流,反倒有些让王老师上瘾。
然而,此时的乔明,却是有些心不在焉,一颗心,早就飘上了,那百里之外的,雪宝岭之巅。
在正常的情况下,从小城到雪宝岭,只需要驾车,沿着公路行驶,顺着峡谷,在谷底穿行,缓缓爬升。
最多两个半小时的车程,然后再徒步,翻越那陡峭难行的,一段叫做“手爬崖”的山崖。
随后,便可以到达那三千多米海拔,一马平川的高山草甸之上。
往前深入,再次出现起伏的山峦和原始森林时,便是到了。
那条小城出来,蜿蜒上山的公路,就在小船航行的河道一侧。
沿途,建满了房屋,密密麻麻。
乔明之所以选择这条水路进山,正是因为这地形的缘故。
滨湖作为一个边远的山区小城,人多地寡,城市以外的乡镇,大多都是高山深壑,很难找到一块像样的平地。
正因为如此,只要公路修通的地方,沿线高山上,漫山的农户,都会想尽办法,搬迁下来。
沿着交通便利的公路沿线,修建新居。
这便出现了,只有在这种山区,才能看见的特色景观。
那便是,拥挤层叠的各式小楼平房,争先恐后的挤近公路。
一面是大山高崖,一面是碧波河流,中间一条公路,两侧挤满了房屋。
这条公路沿线,按照行政区划,有好几个乡镇。
最初的场镇所在地,也都是依托公路的串联,在峡谷中,几块相对开阔的土地上修建。
到后来,随着老百姓下山建房,越来越多,相邻的集镇,顺着公路的路径,不断延伸,交融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公路沿线的房屋,早已是延绵不绝,没有任何的空隙存在。
正因为如此,乔明认为,作为通向雪宝岭的,唯一一条路上通道,对于小队来讲,只能是一条,无法穿越的死亡之路。
可以想象,就算团队,挤进那被遗弃的装甲车中,从这公路上强行挺进。
通道本就狭窄,也许还有不少,当初逃难时,遗弃的车辆。
各种不可预见的拥堵。
再加上沿线,极度密集的丧尸,最终肯定只能是,一个被困死的下场。
而水路前进,则少却了许多的麻烦,将很多可能的陷阱避开,变得安全稳妥。
之所以要选择在百泉镇登陆。
则全是因为,整个沿线的房屋,实在太过密集,里面可能隐藏的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