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笑道“是小僧要感谢道友的收留才对,不过如今小僧已非一念了。”
任无恶微微一愣后便已恍然“一念已去,那道友如今又要称呼?”
对方稍一寻思道“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小僧此后便是无念了。”
任无恶微微点头道“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好一个无念。”
他是一个金刚经诠释了无念之义,无念听后赞叹道“道友果然慧根天生,无念佩服。”
随后任无恶便将无念介绍给了韦家众人,但对无念的身份来历讳莫如深,大家只知道这位无念大师不仅是家主的好友更是一位化神期修士,今后还要常驻在芙蓉山。
虽然这些年韦家实力不断增强,已然是台州第一世家,但大家又都知道,韦家有此成就就是因为任无恶,而任无恶不久后便会去往四境,这对韦家而言无疑是失去了最大的依靠。
是,任无恶已经做了很多的安排,但不少人心里还是十分不安,毕竟韦家不是神剑宗,没有一位化神期修士坐镇,就算有神剑宗的承诺,但万一又有变化,韦家又要如何应对?
现在有了无念大师这位化神期修士坐镇,韦家有些人顿时安心不少,大家都认为这是家主为了防止意外发生做的安排,哪知道无念的出现还真是一个意外。
为了让无念住的安心顺心,任无恶特意找人在芙蓉山一座山峰上修建了一间寺庙,规模不大,取名无念寺,可以说在任无恶的帮助下,无念算是另立门户了。
无念寺建好后,无念每日早中晚念经三次,诵经声能够传遍整个芙蓉山,久而久之,那阵阵梵唱仿佛已经成为了芙蓉山的一部分,就如那山风轻雾细雨等等,不会消失,永不消散。
时日久了,无念寺的名头也渐渐传开了,慕名而来的修士都想一睹无念的风采,有的也想成为无念寺的弟子,但都被无念一一婉拒了。
很快又有一个传言在台州流传,说无念寺的无念大师并非不收弟子,而是只收有缘之人,有缘者才能踏入无念寺,成为了无念大师的亲传弟子,至于怎么才算有缘,又有无数说法,而前往芙蓉山拜见无念的人是愈发多了。
不过来人虽多,但始终无一人进入无念寺,很多人都是在山下听了数日经文后或是闷闷不乐,或是大有感悟,或是怅然若失等等,怀着不同心情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