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明末之白衣天子 > 第951章 明军内讧舟山变乱

第951章 明军内讧舟山变乱

鲁监国朱以海的首席心腹定西侯张名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先是亲自宴请了海盗出身的黄大振,具体经过不为外人所知,然后派负责锦衣卫工作的亲弟弟张名扬亲自护送黄大振返回家里。¨零′点~看,书+ _首^发?

但是黄大振从张名振的府邸里回家后,次日即选择悬梁自尽,留下遗书称因为参与王朝先主导的刺杀肃虏伯黄斌卿的行动,受不了良心的折磨,选择了“自缢归天”,以赎前罪。

只是这样的说辞恐怕连舟山本地的三岁小孩都哄不了,试想一下:

一个原本无恶不作的海盗头子会突然之间良心发现?

难不成张名振或者张名扬有着特殊的说教能力?

听上去有点像是童话故事,但是它确实发生了。

有了这条线索指引,张名振直接命令骁勇善战的阮进率领精兵捉拿王朝先。

此时刚刚掌握了大量权柄以后的王朝先,有些得意忘形,在自己的府邸内喝得宿醉未醒,在自己的亲兵被阮进带人杀死以后,刚刚睁开眼睛的王朝先,有些迷惑地看向不久前还是同一条战壕中的战友阮进。

为了不被自己的“良心”所“谴责”,阮进二话没说上前将因醉酒而行动缓慢的王朝先砍死。

阮进随即向张名振报告了王朝先的死讯,声称“王朝先因为心虚,在面对钦使的询问时选择了负隅顽抗,阮进被迫还击,不慎失手将王朝先杀死”。!晓?税/宅~ *追-醉_新+漳¢结^

定西侯张名振自然假惺惺地严厉批评了阮进一顿,但是随即便命令阮进的亲弟弟阮美出面接收了王朝先所部的人马,然后向舟山的数十万百姓(因为战乱,大量的大陆百姓逃亡入海进入舟山各岛)宣扬王朝先才是杀害黄斌卿的主谋,黄大振则是胁从者。

鉴于两名主要策划者已经为自己的“恶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故不再进行追究,对于其他胁从者则是既往不咎。

然后以鲁监国的钧令追封黄斌卿为肃虏公,让其尚在世的弟弟黄孝卿继承了肃虏侯的爵位,以安人心。

只是虽然黄斌卿的旧部人心是稍微压制住了,但是无论是鲁王还是张名振显然低估了“地头蛇”王朝先的重要影响。

得知王朝先死亡的消息后,知道内情的王朝先部将、拜把子兄弟张济明和吕廷纪当即大怒不已,一点都没有“替罪羊”的觉悟,面对着奉命前来接收军营的明将阮美,张济明和吕廷纪心中十分不服,指挥所部人马与阮家军爆发了大战。

激烈的战斗打了三天三夜,张济明和吕廷纪最终不敌阮美和随后赶来增援的阮进的进攻,他们二人被迫率领亲兵数百人逃离舟山岛。~2`芭\看′书+旺` ¢追¨最.新`璋?节`

两人思来想去,前途迷茫,唯有前往宁波府向清军投降。

清国新任不久的浙闽总督陈锦接到报告后高兴之余,亲自从福州赶到宁波府,亲切接见了张济明和吕廷纪二将。

二将便把舟山一带的水文情况全盘告知,并劝说陈锦发动进攻舟山的军事行动,他们二人愿为前锋。

清国浙闽总督陈锦内心大悦,表示将会奏请朝廷封赏张、吕二将,让二将想办法招降以前的旧部或者熟悉的明军官员。

陈锦的目的一方面是调遣各路大军需要时间,一方面也算是一种“废物再利用”的方式。

降将张济明和吕廷纪果然没有辜负陈锦的期待,派人联系上了舟山城内的大明都察院佥都御史严我公。

严我公是吕廷纪的舅舅,本身就对清国改朝换代认为是大势所趋,心里早就有投降清廷的想法。

加上身在舟山城的严我公亲眼所见近期舟山一带发生的明军数次内乱,造成了至少两万余名明军精锐力量的死亡,浪费和毁坏的农作物更是不计其数,使得原本还算勉强能够维持军民生活的舟山一带,变得远远入不敷出,甚至连吃饭都成了巨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粮食严重不足的问题,张名振不得不派遣水师各部去浙江沿海一带“借粮”。

名曰借粮,实际上永远也不见得会还。

乱世之中的老百姓连吃饱都成问题,有些人还明目张胆的前来抢粮食,使得鲁监国大失浙东一带老百姓的人心。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大明佥都御史严我公对大明的未来失去了希望,悄悄地乘船来到宁波府向清廷投降。

得知了深知舟山内情的大明高官严我公投诚,清军实际统治者多尔衮顿时大喜,命令严我公亲自北上面圣,以示宠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