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明末之白衣天子 > 第801章 军事民事双变革

第801章 军事民事双变革

地方政府和负责施工工作的工署沟通,对相关沿途道路、桥梁、涵洞等进行修整、维护等工作,以于时煌为局正。

以上就是靖北军大元帅府下辖的中央单位的横向配制,纵向方面,正规军方面有野战军陆师十协三万人和水师四协两万人;

除了野战军外,还有边防军和省军都属于正规军,边防军负责边境防护,省军负责地方留守;

省军以下就是属于地方兵种,常备的军事集团分为各府府兵守备营和各县民团,临时的军事组织有各县以下的乡镇护卫队。

如此一来,就形成了一套组织非常严密和完善的军事系统,能够有效做到如臂使指。

与军事制度建设相配套,张鹿安在政治方面,还单独开设了幕府,仿照大明朝廷的六部规定,设置了吏、户、礼、兵、刑、工六署。

按照张鹿安的意思,原本打算是以王公弼为靖北侯幕府长史,全权负责整个管辖区域内的政治工作,以刘廷桂为之副,负责协助工作。

但是王公弼却向张鹿安提议道:

“大帅,属下建议让寓居在黄县卢山的阁老范复粹出任长史一职,范阁老行政经验丰富,甚至在崇祯十三年五月到崇祯十四年五月还担任过大明的内阁首辅,以范阁老的威望,定将可以更好的号召远近。”

“范阁老?他都多大了啊?”

“今年应该是六十有五……”

“那会不会太老了?”

“属下亲自去拜访过,范阁老老当益壮,身体强健,得知大帅收复登莱,威名远扬后,对大帅是不住地夸奖。只是还望大帅能够屈尊,亲自前往迎接范阁老。”

张鹿安听完王公弼的说辞后,看了看刘廷桂说道:

“三舅,如此一来,可就委屈你了。”

“大帅言重了,公事上面一切以公家利益为上,属下不敢凌驾于上。王大人说的非常有道理,范阁老的威望和名声,非我等所能及,还请大帅听从王大人的意见。”

刘廷桂郑重地说道。

张鹿安这才决定,让刘廷桂准备礼物,他在王公弼的带领下,前往附近的登州府黄县卢山范复粹的隐居之地,找到了范复粹,经过一番耐心地劝解,最终将范复粹迎回到登州城,算是让范复粹正式就任了靖北侯幕府长史兼任名义上的大明登莱巡抚一职,主要负责抓总务和应对朝廷来往的使者;

以王公弼为幕府副长史,负责协助范复粹进行内政管理工作,同时负责登莱防线的防御;

刘廷桂则是从副长史的职位上降为吏署的署正,负责官员的选拔、管理等工作;

以刘佐临为户署的署正,负责钱粮的储备和筹集工作;

罢军中粮饷参谋徐起祚的职务,转为礼署署正,负责全域学校建设、祭祀筹备、迎接外宾和上官等任务;

罢张大经登州同知的职务,改为兵署署正,主要负责军队的调遣、兵籍的记录、抚恤的安排和发放、军功的核对等等工作;

由于马廷宝在军中监纪一职上非常不称职,特被张鹿安罢免,对他进行严厉地训斥,但还是给了他一次机会,转任为刑署的署正,负责全域范围内刑事方面的管理工作;

对于现阶段非常重要的工署署正的人选,张鹿安力排众议,任命了杨尔铭出任工署署正。

以上为中央行政机构的横向设置,纵向方面则是设置了中央--省--府--县(州)--乡(里、镇)--村(坊、庄、寨、集、洞等)六级行政体系。

按照张鹿安的设置蓝图,所谓的中央和省暂时为一套班子,首脑为长史范复粹兼任(登莱巡抚);

登莱省下设四府:莱州府、登州府、新设立的胶州府和新设立的文登府,分别以原桐城知县张利民、陈利昭、原潜山知县柯友桂和原宁海知州蒋凌为知府。

原来的胶州知府韩继本则被调入登州,担任登莱布政使,协助范复粹处理政务。

其中莱州府下辖掖县、平度州、昌邑、潍县、安丘(目前还在统治范围内的,只剩下掖县和平度州);

登州府下辖招远、黄县、蓬莱、栖霞、长岛、长海和东江县;

胶州府下辖即墨、高密、诸城、灵山、胶县、莱阳(目前仅保留即墨和莱阳,其余四县均为清军所占);

新设立的文登府则是包含福山县、牟平县(撤销了原来的宁海州)、芝罘县(新设)、威海县(新设)、成山县(新设)、乳山县(新设)、海阳县(新设)。

乡村级别以下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