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远了。
反正陈平安知道,《少林寺》的票房放在这个年代,
这绝对是一个天大的奇迹。
能震惊掉不知道多少人的下巴。
而且这些票房肯定没有把广大农村的大众算进去。
因为这年头在农村看电影,又不用买票,都是放映员带着放映机下乡去放的。
大家围在打谷场或者操场各种宽阔的地方,自带板凳,拥挤着看的如痴如醉。
真的是一个很纯粹很有意思的年代。
一部《少林寺》横空出世。
这让很多香江电影圈子里的人,脸都被打肿了。
但是他们不要脸的。
要脸还赚什么钱?
他们自然都看到了内地的电影市场的巨大潜力。
可惜他们只是雾里探花,水中望月。
急得挖耳挠腮。
因为很多电影圈子里的为了能把电影弄到弯弯那边去赚钱,对香江的弯弯自由总会卑躬屈膝。
谄媚的不得了。
对内地关系的右派电影公司就是整天使绊子。
现在想进内地分一杯羹。
一时之间还真的提着猪头都找不到庙门。
也就李小龙运气好,他公司有陈平安这个牛人。
所以他想怎么拍就怎么拍。
没人敢跟他这里叽叽歪歪。
于是很多香江的电影公司纷纷趁热打铁,都往李小龙的电影公司跑,排着队拎着钱箱合作。
陈平安则让李小龙按兵不动,让他们急着去。
先不要回应。
然后陈平安更是大手一挥,直接就把《少林寺》这部爆火电影获得的几千万的利润分红,全部投入了到了自己组建的那个慈善基金里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让他们这些愿意为这个事业付出的人,去好好运作,
不管怎么搞,陈平安的要求很简单,就是把钱用在看得见的地方,
比如在偏远贫困地区,多修路,多建设一些小学,还要把各种医疗配套建筑跟上来。
他觉得能做到,就算很不错了。
毕竟要想富,先修路真不是说着玩的。
修路真的太重要了。
华夏这个基建狂魔,后面这么多年,硬是都快把路修到了天上。
这可不是夸张。
是真的强。
所以陈平安一直以自己为华夏人而骄傲,他做不了太多的事情。
只能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
直接发钱是不可能的,毕竟他知道人性是怎么黑暗的。
还有就是救急不救贫。
斗米恩升米仇。
都是历史上铜镜。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巴拉巴拉。
陈平安的脑子又开始了各种放飞。
……
又是一个美好的周末,天气晴朗,万里无云。
陈平安觉得自己现在的文学素养也就这样了。
这是他跟朱媳妇琳带着大儿子铁蛋,一起来到了一家幼儿园看看环境的日子。
时间真的很快。
陈平安的大儿子铁蛋的年纪,也已经到了可以上幼儿园的年纪了。
这孩子长得很是健硕,
个子也明显比普通的孩子要高。
没办法,谁让他的基因好,爹妈厉害,而且他爹还给他也吃了那些洗髓灵果。
真就是一家子出门让人一看就是一家子。
气质太相似了。
给人都是神仙一般舒适的样子。
“不是吧,怎么这么巧?
你是陈平安对吧,还有朱琳,真的是你们两个?这是你们的儿子?我得天呐!”
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