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此时,刘禅迈着稳健的步伐走到了诸葛诞跟前,仔细地端详起对方来。不得不说,同族兄弟之间确实存在一些相似之处,虽然诸葛诞比诸葛亮要小上三岁,但他的一举一动以及眉宇之间,隐隐约约能够看到诸葛亮的影子。
刘禅望着远方,思绪渐渐飘远,脑海中不自觉地浮现出那位羽扇纶巾、智谋无双的身影——诸葛亮。想起曾经与诸葛亮相处的点点滴滴,那些真挚的教诲和关怀,不知不觉间,刘禅的眼眶湿润了起来。
一旁的诸葛诞察觉到刘禅神色有异,心中虽有些疑惑,但还是微笑着开口问道:“这位小友,瞧你这般神情,难道我们之前曾在哪里见过不成?”刘禅这才猛地回过神来,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赶忙伸手擦拭了一下眼角,然后缓缓说道:“实不相瞒,我与先生今日确属初见。然而,我与先生您的一位亲属却是情谊深厚,难以忘怀。”
诸葛诞听闻此言,顿时好奇心大起,追问道:“哦?却不知是我的哪一位亲属能得阁下如此看重啊?”刘禅稍稍停顿了片刻,深吸一口气后说道:“便是先生您的族兄,那名垂青史的大汉忠武王太师相国——诸葛亮。”
话音刚落,只见诸葛诞脸色骤变,满脸惊愕之色,急忙问道:“尊驾究竟是何人?怎会与吾族兄有如此深厚的渊源?”站在旁边的文云见状,赶紧上前一步,对着诸葛诞解释道:“师父,这位正是当今天子陛下!”
诸葛诞一听,如遭雷击般浑身一颤,瞬间吓得面无人色,慌忙双膝跪地,叩头行礼道:“草民诸葛诞拜见陛下,微臣不知陛下亲临寒舍,实在是罪该万死!罪该万死啊!”
刘禅见此情形,连忙走上前去,伸手将诸葛诞扶起身来,和声宽慰道:“先生快快请起,此乃朕一时兴起,未事先通传便贸然来访,惊扰到先生了。方才见到先生您的言谈举止之间,竟颇有几分相父当年的风采神韵,令朕不禁回忆起往昔种种,一时间情难自禁,以致于略有失态之处,还望先生莫要怪罪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