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绝不收留外姓人,一时之间左右为难。
“唉,瞧你们这多客气,不就是想在村子里买个宅子,我看村头那里有一间屋子,原是我们堂叔叔住的,他人去了几年,现在荒在那里,这位小姐要是不介意,在那里咋样?”
“只是那里已经出了村子,算是村子外头”
“我们村子的规矩确实是不能乱的,要是乱了,族老们非得把我们当家的腿打断了不可”
村长还没有说话,一直盯着外头动静,见到余大海手上银角子的村长媳妇借着添水的由头走了出来,一边说,一边朝村长递了个眼色。
村长本身就有些意动。
倒不是为了那块银角子和饴糖,纯粹是为了余大海说的粮商。
村子里今年的收成并不好,去年甘州的大旱还是影响了这边的天气,没收上来多少粮食,交了税之后,大家都是勒紧了裤腰带过日子。
平时没人出村,但没粮的时候,他带着村子里的一些小子出去过。
粮价还是五十文一斤。
贵得离谱。
这些时日他正愁着村子里的人怎么过活,便遇上了白夏他们。
“当家的,你看这夏小姐年岁才这么大点儿,多可怜的人啊”
村长媳妇添了水,也杵在这里不准备走了,就怕村长守着规矩,真把人赶走了。
她可是看到了,那小姐手上戴着银镯子,一身衣裳虽然只是棉衣,却是崭新的一个补丁都没有。
说来她家里的大孙女比这夏小姐小不了多少,脸蛋儿却是黑黑的,头发都没有几根,干瘦干瘦的,看着跟个难民似的。
她不停的给村长使眼色。
意思无非就是这就是几个姑娘家,能有什么问题,且看着也是柔柔弱弱的,不存在管不了的情况。
要真像他们说的那样,可以请人做工,还能给村里来带来一些进项,不比现在好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