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是新政。
南方地多,特别是江南地区,自然要推行摊丁入亩,北方士绅少,阻力小,用来推行士绅纳粮。“舅爷,不知臣要去北方还是南方?”老爷子大笑道:“那咱不知道,你要去问皇帝了!”“去南方吧!”朱雄英张口就来,李景隆本就是他心中的新政先锋,让他去江南并不是为了摊丁入亩,而是下一步的开海。因为新政可不止士绅纳粮和摊丁入亩,这两样忽然重要,但只是缓解百姓的压力和国库的危及,若是想让国库源源不断的充盈起来,开放港口,发展海上贸易才是王道,指望着那点农税,国家八辈子也富不起来。土地改革和士绅纳粮固然重要,但也只是新政的第一步,让李景隆去办这两件事实在有些大材小用了。“臣明白!”李景隆一口答应下来,他心里何尝又不明白,即使不拿老爷子的压岁钱,该出力的时候也不少出一点,与其被老头子和小皇帝拿着鞭子抽,还不如主动一点。而且,小皇帝看似比老洪武宽容一些,但骨子里那个劲却是一模一样。洪武朝是不养贪官,这新朝虽说没有进行反腐,但小皇帝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了,新朝不养闲人,只养有用,能用之人。能者多劳,愿意劳,劳的好,皇帝什么都能给你,不能劳,不愿意劳,尸位素餐,占着茅坑不拉屎的人,直接滚蛋。永兴朝的官不好当,俸禄更不好拿,小皇帝要把每一份皇粮都用在该用的人身上。当然,小洪武和老洪武在对待官员上还是有本质区别的。洪武朝立法制规,重典治国,做好是应该的,能不死就算不错了!永兴朝推行新政,改革积弊,做好了,赏!不做,滚蛋!做不好,论罪! “一祝舅爷日月同辉,春秋不老!”磕头!“二祝舅爷蟠桃捧日,松鹤长春!”再磕头!“三祝舅爷吉祥如意,万寿无疆!”三磕头!而且是“咚咚”的磕!老爷子乐的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线,说道:“看吧,还是九江会说话,快起来吧,外甥孙,压岁钱拿好了!”李景隆颤抖着双手接过压岁钱,眼眶瞬间泛起了泪花。“舅爷,臣已经很多年没收到过长辈给的压岁钱了,上一次收压岁钱还是臣小的时候,臣的爷爷给的……”看的出来,这一次李九江不是装的,他是真的感动,红包里面有多少钱实在不重要,但老爷子能在这过年的时候想到他,还给他包了压岁钱,这是拿他当亲人看待啊。“行了,大过年的哭哭啼啼成何体统,是不是又想挨咱的鞋底子了!”老爷子亲切的说道:“九江啊,以后过年了,能想起咱这个老头子,就来给咱磕个头,咱年年都给你压岁钱!”在老爷子心中,虽然李景隆不姓朱,对他比对一些朱家的子孙还要好。别看老爷子经常骂他,甚至拿鞋底子抽他,这证明在乎他。老爷子的鞋底子唯一抽过的外姓人只有李景隆,这是最大的殊荣。李景隆抹着泪水,声音哽咽道:“舅爷,您对臣的好,臣感恩于心,臣……”“好了,咱都明白!”老爷子拍了拍他的手臂,笑道:“吃饭!”很快,几名太监将早饭端了上来。馒头,小笼包,带馅的酥饼,鸡蛋,豆腐脑,莲子粥,甚至还有蒸的猪蹄,炒羊肉等肉菜。一顿早饭放在如今的大明皇家可谓极尽奢华,不是过年压根吃不到。“九江啊,尝尝这酥饼,好吃的很!”老爷子亲自夹起一块酥饼放在李景隆碗里。老李顿时受宠若惊,不断感谢。老爷子笑道:“以后过年过节的就来宫里陪咱吃顿饭,不用带啥东西,人来了就行!”朱雄英剥着鸡蛋,眉头一皱,心想,老爷子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虽然以前对李景隆也不错,可也没到这种至亲的程度啊。李景隆吃着饭,不断对老爷子嘘寒问暖,一副孝子贤孙的样子。聊着聊着,老爷子突然问道:“九江,你觉得皇帝的新政是对还是不对?”李景隆愣了一下,连忙放下筷子,说道:“回舅爷话,臣也不知道对不对,但陛下要推行新政,那一定就是对的!”这话说的真是滴水不漏,我不去多想对不对,皇帝说啥就是啥,我就去做啥,我是忠臣,忠于皇帝的忠臣。“你今天在朝堂上的事,咱都听说了!”老爷子赞扬道:“你做的不错!”李景隆谦虚道:“臣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情!”“皇爷爷,你还夸他呢!”朱雄英瞪他一眼,说道:“孙儿差点下不来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