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肯定是有的。
走之前,他要将隐患给排除了。想到这里,他向着一间房子走去。轻轻敲了敲房门:“孙副主任!”得到声音,他这才开门。此时孙主任正在办公室里安排事情,闻言扭头看了一下。对着旁边的人低声交代了一下。向着这边走来。杨小乐随口胡扯了一下:“孙主任,外面有人找您。”听到这话,孙主任明白什么意思了。对着里面喊了一声:“小宋,刚刚交代你的事情你一会有时间去居委会那边通知一下,这是任务,必须要完成。”“好的!”对方答应了下来。孙主任见状这才跟着他出来。来到大门口,两人都没说话,来到屋子后面的一条胡同停了下来。孙主任见状这才开口问道:“怎么了?”“孙主任,没什么事情,跟您打听个事情。”“李主任?”她已经明白杨小乐大概的意思了。杨小乐自然是不在意的点了点头:“嗯,您给说说呗!”听到这话,孙主任想了一下,还是说道:“李迎春今年好像45左右吧。家里是……”将自己知道的大概情况给说了一下。杨小乐安静的听着。听完以后,他在那里琢磨着。很普通。老家就是四九城的人。民国时期父亲是街道酱油作坊的工人。小时候上过私塾几年私塾,但是因为成绩不好,后来就没上学了。跟着父亲学手艺。少年时期正好碰到鬼子占领北平,家里人被鬼子残忍杀害了。家里有个妹妹,战乱的时候走失了。而李迎春则是被住在这条街道的姑姑收留,因为会做酱油,于是进了酱油厂。这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很干净。这让杨小乐皱着眉头。很干净。而且当年鬼子占领北平的时候,那是乱的要死,不少平民被祸害。那时候的事情压根就没得查。因为他本来的想法是从对方的家庭入手,往上倒几代人,总能找到问题。这一下就断了。 想到这,他问了一句:“他姑姑还在吗?”“不在了,五年前的时候,她姑姑就已经病逝,她姑当年也被鬼子祸害,一辈子也没孩子。”听完这些,杨小乐摇了摇头。得。线索直接断了。那就去对方家里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实在不行,再用极端手段吧!不过想到什么,疑惑的问道:“你说他念过私塾?几年?”孙主任疑惑了一下:“几年不清楚!怎么了?”杨小乐闻言摇了摇头:“没什么,伱说他小时候成绩差,然后不念书了,后来才碰到鬼子占领北平?”“对啊!怎么了?”“你不奇怪吗?李主任的字您应该看过,他的字写的很好,这不是一个只念了几年的私塾,而且还是个差生该有的字。”孙主任疑惑了一下:“这有什么,他以前上过学,而且后来不是有扫盲班嘛!可以后来学啊!”杨小乐笑着摇摇头:“孙主任,我不清楚您上没上过学,在以前那些成绩再差的人,就算是到老,那也要博取一个功名出来。很多人都老了还和一群少年一起考试,这种人是天生学习能力差,也就是天赋不行,所以成绩差。还有一种就是不想学的人。”在孙主任的疑惑中,他笑道:“孙主任,您估计不了解。私塾启蒙是从0开始,短短几年,那进步是有限度的,不上学以后,指望他重新拿起毛笔或者钢笔练字,这可能性微乎其微了。”练字是多么枯燥的一件事情他是从小经历过的。而且他打小一直到高中都在被老院长逼着练字。老院长也说过他有这个天赋。才能到现在这个水平。李主任的字虽然和他比起来差距很大,但是这字就算是放在高中里,也不算是垫底的。这年代头的高中生不像后世,哪个不是从小学就开始练大字一直高中。就算是李主任从小练毛笔字,那只能说字会写的很工整。但是绝对不会很流畅。工整和流畅,这中间的区别非常大。而且孙主任说了,对方在酱油厂里做了二十多年的酱油工人。如果对方是在酱油厂账房做,还可以解释。但是工人哪个会私底下去练字。如果真有这学习的狠心,也不会一直在酱油厂干二十多年了。孙主任皱着眉头。琢磨着他的话语,这个她还真的没太在意,毕竟对方上过私塾,会写字也写的不错也算是什么太奇怪的事情。现在杨小乐分析了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