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监视,二是随时准备阻止。
其实这个问题一直处于可控的状态,因为北平在先进的电子计算机的帮助下基本上能够破译现在所有的敌人和所有盟友之间往来的电报。
也就是说,曼斯坦因的总指挥部甚至是纳粹统帅部所发出的电文全部被军情部门截获并且破译。
张国海和陈辞修早就知道小胡子带着数十枚v2导弹来到了东线战场。
并且曼斯坦因希望借助这些v2导弹继续重创布尔什维克军队。
因为在所有往来的电报通讯中,曼斯坦因最开始准备的一直都是将导弹打向布尔什维克方面。
他似乎从来就没有想过用导弹攻击远征军。
这主要是有两方面的考量:
第一,在曼斯坦因和小胡子等人看来,布尔什维克才是他们真正的敌人。
只有将敌人尽可能地消灭,敌人的生力军才能稳住东线战场上的局势,才能不被赶回第三帝国本土;
第二方面,尤其是在东方使用远程导弹攻击了塞瓦斯托波尔要塞之后,曼斯坦因和小胡子担心使用导弹攻击北平远征军会遭到北平的报复,更多可怕的武器攻击他们的司令部、统帅部、后方的工业区、油田等等。
因此,纳粹使用v2导弹攻击远征军的可能性很低,接近于无。
不过这些情况蛟龙大队的特战队员并不清楚,他们只是根据命令.完成任务而已。
9月的天气本来异常的燥热,就算是晚上气温也让人受不了,但是因为他们所处的位置靠近第聂伯河,从河面吹过来凉爽的风。
此时此刻在树上感觉颇为凉爽。要是没有蚊子的不断突袭,他们现在的感觉可太好了。
两人在树上静静地观察着远方目标区域的动静,但是一连过去了几个小时,整片树林一片安静,似乎与周围没有什么不同,无法想象如果纳粹的导弹发射场真的在树林中,他们是如何隐蔽的。
距离天亮还有两个小时的时候,前出侦察的蛟龙大队队员返回了脚下的树林。
大队长并没有让所有人集合,而是在无线电里通报了侦查的结果。
纳粹的导弹发射场果真就在前方的树林,最让人感到惊讶的是,纳粹方面做了极强的伪装,从远处根本就看不出差别,就算是空中侦察,如果不是下降到非常低的高度,也无法发现茂密树林里的导弹发射场。
因为现在是晚上,特战队员更是看不出任何的端倪。
如果不抵近侦察的话,还真以为那就是一片再寻常不过的树林。
听完了大队长的通报之后,孤狼和向智平再次借助瞄准镜和夜视仪,认认真真地将远方目标区域打量了一遍,仍然看不出有什么区别。
不由对纳粹导弹部队的小心谨慎啧啧称奇。
距离天亮只有一个小时,在蛟龙大队的特战队员们最为困倦的时候,前方树林中忽然出现了闪烁的灯光。
孤狼立刻瞪大了眼睛,紧接着他看到树林中的光线越来越明亮。
远远看去,在丛林中就好像有一个灯火通明的城镇。
透过狙击枪的瞄准镜,他看到了大量移动着的人影。
"他们正在进行导弹发射前的准备工作。"无线电里传来了蛟龙大队长的声音。
"狙击组严密监视,发现情况立刻汇报。"
在几个狙击小组的注视下,茂密的丛林被成片地推倒。
纳粹发射场的轮廓一点点地出现在视野里。
紧接着他们开始看到有大量的车辆进进出出,由至少三五千名士兵在发射场紧张地忙碌。
小胡子带到东线战场的是第六十五特种军。
第六十五特种军专职发射v1和v2导弹,在此前已经有过多次作战经验了。
因为东线战场上的局势对于第三帝国越来越不利,第三帝国统帅部提前准备第聂伯河防线,在准备的过程中自然也提前布置了导弹发射场。
这些导弹发射场平时绝对隐秘,只有到导弹发射前一刻才会暴露出来。
第六十五军的军长埃里希·海涅曼炮兵上将指挥部队通过铁路将v2导弹从本土运到了第聂伯河防线,整个过程绝对隐秘。
也许布尔什维克方面有所察觉,但是他们很难将纳粹隐秘的行动和导弹联系在一起。
昨天第六十五特种军的纳粹军人已经在发射场上搭建好了临时的装配台、发射架。
他们用了一天的时间将导弹的弹头、仪表舱、燃料舱、发动机等完成组装。
现在距离天亮只有一个小时了,第六十五军军长埃里希·海涅曼炮兵上将开始指挥官兵们往导弹中加注燃料。
党卫军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