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尽力弥补,不让祸延子孙。”
至于李维民是怎样说服瑞皇子,放了应皇子和义王回府,朝中所传有好几个版本。一说,李维民跟瑞皇子苦口婆心,陈述利害,最终说动了瑞皇子。一说李维民知道瑞皇子的性格,故意正话反说,说知道瑞皇子如今骑虎难下,不放应皇子,恐外界议论,放了应皇子,又心有不甘。不如就让他来做这个恶人,仍是以偷盗户部税银,父子两伙同作案为由,将义王和应皇子处以斩立决,以处后患。便是朝中有人非议,民间有所不服,朝局会有动荡,也都是暂时的。自古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圣上的权威大于一切。很快人们就会将此遗忘,继续臣服圣上。圣上刚坐上皇位,最怕的就是朝局不稳,一听李维民这话,哪里还敢再动应皇子。也从李维民这话里得知,朝臣们对应皇子被扣押在宫中多有议论,思虑再三,为稳定朝局,赢取民心,这才下定决心放了义王和应皇子。不过却留有余地,放出话来,只是圣上恩典,让他们回去过年团圆。可户部税银案却并没有因此结案,留待年后重新审定,再做定夺。还有的说,李维民忧国忧民,不想因应皇子一个而影响整个朝局。苦劝瑞皇子无效,于是霸王硬上弓,以辞官归隐相威胁,迫使瑞皇子放了应皇子和义王。为瑞皇子树立了一个仁厚爱民的仁君形象。至于实情如何,李维民本人却三缄其口,对所有说法既不承认也不否认,由着人们去议论。但不管怎样,义王和应皇子终于在大年三十的头一天,回到了各自的府中。